·郭声琨拜会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国际合作大臣·广西今年全面停党政机关集资建房 再建一批经适房·关于征集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型广场文艺演出策划文案公告·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10月22日-25日在南宁举办·南宁09年将建设5000套限价房·南宁200辆接待型高级出租车投入使用·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取得可喜成果·广西公安机关抗灾救灾工作表彰大会在南宁召开
 
丰富多彩的南宁民歌
时间: 2008-08-14 | 文章来源: 新华网

    南宁是以壮、汉为主的多民族城市,也是广西各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历了1600多年的历史。南宁是中原文化、高山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融地区。南宁民歌由于受多元性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民族来源的地区差异、语言的差异、风俗习惯、民族审美观的不同及相互影响,形成了具有浓郁特色、丰富多彩的各种民歌歌种。

    平话山歌流行于南宁市郊及邕宁平话地区。平话,也有人称蔗园话。平话有“四声”,易套曲。按当地传统的习俗,每逢正月十五闹元宵、农历二月初二春社或八月十五中秋节、民间的红白喜事,群众都喜爱唱平话山歌,如初春唱“调春调”,中秋唱“八月调”,嫁女唱伴娘、坐堂歌等。

    南宁多声部平话山歌是比较罕见的。主要流行于南宁市郊三塘的汉族平话地区。此歌种主要分为“高腔”与“平腔”两类。高腔二声部平话山歌,是一种在民歌手集结于山坡唱歌之前先唱的平话山歌,一般为二重唱。高腔山歌也称逗引山歌,意思是把全村的歌手都引来唱歌,谓之知音者则来之意。逗引高腔二声部没有歌词内容,是一种专用衬词来演唱的歌唱形式,实际是对歌前的引子。

    南宁白话(粤语)儿歌,是一种流行在市区街道居民中的儿歌,用广东粤语唱,源于广东来往的商人,流布于珠江流域一带的商埠,大小城镇,在广西如梧州、贵县、南宁、百色等地,是一种追字求腔的南音或木鱼的演唱方式,也称为一种民间的摇篮曲,如“麻雀仔,尾弯弯”、“落雨大,水浸街”等等。曲调旋律流畅,节奏性很强,歌词通俗、简单,每个小孩都能背诵。

    南宁的水上民歌,流行于邕江一带,源于珠江三角洲的广东水上民歌,属渔歌类。主要是从号子、吟、叹发展而形成。特点是追词求腔,所以从曲调上看仍保持着较浓郁的方言感。如“坐叹”基本是白话的口语化。这是南宁水上民歌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如:红、白喜事时人们常常三五成群地划着船去“逗歌”(出对歌)、“游海歌”、“四角天地歌”(也叫东南西北歌)、“龙船调”以及母亲在女儿出嫁前夜唱的“木渔歌”等等。

    南宁壮族山歌,歌种分为“加”、“欢”两大类:一是以山歌本身的衬词多次的反复出现而得名;二是以山歌起头音而得名。

    “加”类主要有“加喏”(即了罗)、“加曲巧”、“加衣嗳”、“加特”,“加三乡”、“加华乐”、“加山”、“波罗喝”等。“加喏”是从“加曲巧”(老了罗山歌)分支出来的歌种,然而“加喏”本身又分支出“加华乐”。其实三者皆为老了罗山歌的发展。此种山歌词结构特点为每句字数长短不一,但有其既定的规律,平仄韵律甚为严谨。“加衣嗳”一般是老太婆相聚时唱的歌。“加特”(意即为小公牛的歌),按当地风俗习惯,年满18岁的青年,必须在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集结于山上,放声高唱“加特”山歌,此后,便算是成年人了。这种歌一辈子也就只唱一次。“波罗喝”是罕见的壮族酒歌,现已无人传唱。“加”类山歌主要分别流行于邕宁县百济、新江、那马、蒲庙、南阳、大王滩、刘圩、中和、那楼、南晓、大塘、那陈、吴圩、苏圩等壮族居住的乡镇。

    “武鸣壮欢”山歌,总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起头音作为名称,如“欢核”、“欢协”、“欢咦”;二是以地名作为名称,如“府城欢”、“英圩欢”“甘圩欢”。

    “欢核”山歌主要流行于武鸣中部的城厢、双桥、太平、宁武等地区。“何日得相见”为“欢核”山歌中较有代表性的壮族山歌。“欢协”山歌流行于武鸣东部大明山脚下的两江、马头乡、陆斡、罗波、城厢等地区。“山间林中树”为“欢协”山歌中较有代表性的壮族山歌。“欢咦”山歌主要流行于武鸣仙湖、府城等地区。

 

 

 
中国--东盟博览会 更多
中国—东盟博览会魅力之城 天津展区
·中国—东盟博览会魅力之城 天津展区
·东盟秘书处:东盟和中国将携手开发新能源
·中越边境口岸成立国际道路运管处规范跨国运输
·越南今年前7个月贸易逆差明显上升
·中缅边境警方携手全力为奥运保平安
·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更多
“大地飞歌”民族风采展示(四)
·各国艺人:这是一个喜欢民歌的缤纷花园
·南宁“傩”文化
·南宁大鼓:一个人的传奇
·丰富多彩的南宁民歌
·昔日船民邕江边吟唱“水上疍歌”
·“大地飞歌”民族风采展示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节庆活动 更多
·“中国—东盟教育文化交流一条街”精彩亮相
·兴宁区“夏日美食狂欢节”
·南宁2008宾阳炮龙节
·横县茉莉花节
·大明山山花旅游节
·三月三歌节
·南宁·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2006)
·中国-东盟博览会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版权所有 南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电话: 86-0771-552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