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是以壮、汉为主的多民族城市,也是广西各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历了1600多年的历史。南宁是中原文化、高山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融地区。南宁民歌由于受多元性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民族来源的地区差异、语言的差异、风俗习惯、民族审美观的不同及相互影响,形成了具有浓郁特色、丰富多彩的各种民歌歌种。
平话山歌流行于南宁市郊及邕宁平话地区。平话,也有人称蔗园话。平话有“四声”,易套曲。按当地传统的习俗,每逢正月十五闹元宵、农历二月初二春社或八月十五中秋节、民间的红白喜事,群众都喜爱唱平话山歌,如初春唱“调春调”,中秋唱“八月调”,嫁女唱伴娘、坐堂歌等。
南宁多声部平话山歌是比较罕见的。主要流行于南宁市郊三塘的汉族平话地区。此歌种主要分为“高腔”与“平腔”两类。高腔二声部平话山歌,是一种在民歌手集结于山坡唱歌之前先唱的平话山歌,一般为二重唱。高腔山歌也称逗引山歌,意思是把全村的歌手都引来唱歌,谓之知音者则来之意。逗引高腔二声部没有歌词内容,是一种专用衬词来演唱的歌唱形式,实际是对歌前的引子。
南宁白话(粤语)儿歌,是一种流行在市区街道居民中的儿歌,用广东粤语唱,源于广东来往的商人,流布于珠江流域一带的商埠,大小城镇,在广西如梧州、贵县、南宁、百色等地,是一种追字求腔的南音或木鱼的演唱方式,也称为一种民间的摇篮曲,如“麻雀仔,尾弯弯”、“落雨大,水浸街”等等。曲调旋律流畅,节奏性很强,歌词通俗、简单,每个小孩都能背诵。
南宁的水上民歌,流行于邕江一带,源于珠江三角洲的广东水上民歌,属渔歌类。主要是从号子、吟、叹发展而形成。特点是追词求腔,所以从曲调上看仍保持着较浓郁的方言感。如“坐叹”基本是白话的口语化。这是南宁水上民歌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如:红、白喜事时人们常常三五成群地划着船去“逗歌”(出对歌)、“游海歌”、“四角天地歌”(也叫东南西北歌)、“龙船调”以及母亲在女儿出嫁前夜唱的“木渔歌”等等。
南宁壮族山歌,歌种分为“加”、“欢”两大类:一是以山歌本身的衬词多次的反复出现而得名;二是以山歌起头音而得名。
“加”类主要有“加喏”(即了罗)、“加曲巧”、“加衣嗳”、“加特”,“加三乡”、“加华乐”、“加山”、“波罗喝”等。“加喏”是从“加曲巧”(老了罗山歌)分支出来的歌种,然而“加喏”本身又分支出“加华乐”。其实三者皆为老了罗山歌的发展。此种山歌词结构特点为每句字数长短不一,但有其既定的规律,平仄韵律甚为严谨。“加衣嗳”一般是老太婆相聚时唱的歌。“加特”(意即为小公牛的歌),按当地风俗习惯,年满18岁的青年,必须在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集结于山上,放声高唱“加特”山歌,此后,便算是成年人了。这种歌一辈子也就只唱一次。“波罗喝”是罕见的壮族酒歌,现已无人传唱。“加”类山歌主要分别流行于邕宁县百济、新江、那马、蒲庙、南阳、大王滩、刘圩、中和、那楼、南晓、大塘、那陈、吴圩、苏圩等壮族居住的乡镇。
“武鸣壮欢”山歌,总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起头音作为名称,如“欢核”、“欢协”、“欢咦”;二是以地名作为名称,如“府城欢”、“英圩欢”“甘圩欢”。
“欢核”山歌主要流行于武鸣中部的城厢、双桥、太平、宁武等地区。“何日得相见”为“欢核”山歌中较有代表性的壮族山歌。“欢协”山歌流行于武鸣东部大明山脚下的两江、马头乡、陆斡、罗波、城厢等地区。“山间林中树”为“欢协”山歌中较有代表性的壮族山歌。“欢咦”山歌主要流行于武鸣仙湖、府城等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