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中华大地上,已经失传和目前仍在广为流传的曲艺种类将近上万种,北有东北二人转、京韵大鼓和山东快板,江南一带有说书、词鼓和苏州评弹;直至广西,也有著名的桂林渔鼓。那么,在有1680多年历史的古城南宁,到底有没有本地的曲艺品种呢?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知道的人极少。
这个本地的曲艺品种,名叫“南宁大鼓”。
它的诞生和发展,其中的光荣与梦想,愉悦与坎坷,紧紧地缠绕着一个特殊人物的一生,永远也无法剥离。
从《邕州谣》到南宁大鼓
初次见到黄经才,是在2004年的一次首府中老年“夕阳红”文艺大汇演的现场上。当时他是广西“绿城之声”中老年艺术团的总导演,很忙,根本没时间坐而论道。此后得知他还是本土曲艺品牌南宁大鼓的创始人,不由得肃然起敬,便相约寻个僻静场所怀怀旧。
这一晃又过去了两年。
再次见到黄经才,是在2006年6月。已是71岁高龄的黄经才神态淡定。他外貌谦和,言谈低调,着装朴素,走在大街上,就像一位毫不起眼的邻家大叔;只是他那稍长而灰白的头发,还有深深刻在前额上的皱纹,才令他多少透出饱经沧桑的民间艺术家的风采。只有在谈到他一生钟情的南宁大鼓和南宁民俗文化时,他才显现出本质上的神采飞扬。
黄经才在本地名声不显,但在中国曲艺界,他却是当今曲艺品牌创始人中为数极少的健在人物。早在1996年,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曲艺界名人大辞典》中,就有关于他的专门介绍条目。由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的《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就有关于南宁大鼓的概述,其中句句不离“黄经才”三个字。
黄经才一生都在从事民间文化艺术的调查挖掘、整理研究和创作演出工作,而南宁大鼓的始创,则是他艺术生涯的标志性成果。
那是在上个世纪的1962年。
当时他27岁,正是风华正茂时。三年困难时期物资极度匮乏,并不能削减他弘扬民族文化的热情。他在挖掘整理南宁民间小调《邕州谣》时,有幸遇见了比他大三四岁、当时居住在明德街的盲艺人林耀池。林耀池一生极其清贫坎坷,从小失明,靠沿街卖唱为生,与演奏《二泉映月》的瞎子阿炳的境况极为相似。林耀池为人极有风骨,虽以卖唱糊口,曲目中却不肯媚俗屈膝,全都是劝人向善、感慨时世艰辛、寄情明月清风山灵水秀的悠远之作,尤其以《邕州谣》最为感人泪下。
黄经才将这位盲人大哥请到了录音室,悉心录下了他用二胡演奏的几支小曲,然后开始加以琢磨。黄经才发现,以《邕州谣》为代表的这几首小曲,极富本土色彩,完全可以借鉴这些元素,用来表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阳光灿烂。以《邕州谣》主旋律为过门音乐套路的南宁大鼓,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定型。
黄经才从此进入了他的第一个创作表演的高峰期。他的代表作《贫女泪》《大伯当了炊事员》《浪子泪》,以及反映解放前南宁印刷工人革命斗争的《邕江风暴》等,成为南宁本地民间文艺的一大亮点。
黄经才那时创作、表演、撰写和发表的约50篇曲艺作品和论文,涉及面很广,除南宁大鼓外,还包括了白话相声、曲词、白话歌剧等形式,即使是站在今天的角度上看,也绝对达到了当时南宁民间文艺表演的形式和内容上的最佳融合。
南宁大鼓的诞生,林耀池功不可没。黄经才说,他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见过林耀池了;若论年纪,林耀池也该是七十五六的岁数了,只是不知道,这位盲人大哥是否还健在;如果还有机会,老哥俩真该再见见面、叙叙旧,再来一曲天下无双的《邕州谣》。说着说着,黄经才的双眼悄然涌上泪花。
心中永远的伤痛
黄经才从来不以南宁大鼓的创始人自居。他说,从严格意义上讲,南宁大鼓是采用南方粤语(白话)演唱的鼓曲类曲种,除了以《邕州谣》曲调为基础外,还借鉴了桂南的木鱼、龙舟、南音、师公等曲种的特点,并吸取了北方大鼓的表演形式;它可以一人表演,亦可多人表演;领唱、组唱、对唱甚至大合唱都可以自由搭配。表演时,演唱者边唱边打击书鼓,配合以不同的走台和身段,以烘托气氛和指挥速度节奏;再加上民乐伴奏和诵板,灵活多变,唱词自由且极平民化,不受格律限制,文白皆可,故活泼诙谐,艺术感染力极强。这也是当年《贫女泪》《大伯当了炊事员》能在广西演出各100多场大受欢迎,并被搬上区市广播电台多次重播的原因。
黄经才谈到,南宁大鼓的唱腔多属七声音阶的微调式,有时也用“商”“徽”调式来交替,旋律性强。它虽受粤语方言追字求腔的限制,但更注重旋律的流畅和音乐性,使其与曲目的内容、唱词的情感变化达到更完美的统一,因而其唱腔的音乐性和表现力,已经超出了一般的白话歌谣、南音和木鱼等曲种。他以《贫女泪》为例——这是一出以一个孤女在旧社会悲惨遭遇为内容的“苦情戏”,当初在创作时找不到合适的表演技巧;后来,受粤剧《宝玉哭潇湘》以及《柴房诉怒》的启发,在设计上结合了粤曲的拉腔技法和运用了装饰音,这才使得该曲目具有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南宁大鼓问世仅5年,就遇上了“文革”。1967年,黄经才被关进牛棚,失去人身自由两个月。被关的原因很简单——他做了多年民间文艺工作,南宁大鼓、白话歌剧等等都有涉猎,还同广西著名演员马若云等排练过以师公戏为表现形式的《刘三姐》;所有这些,就是“专门传播封建迷信”的“铁证”。另外,他还与著名作家王云高创作了白话相声《向雷锋学习》,其中有用谐音将“雷锋”称为“雷公”的桥段,这本是相声固有的“捧哏”表现形式,却被认定是对雷锋的丑化,因而这个作品同讽刺官僚主义的《大问题》等作品一道,成为了“大毒草”。
更让黄经才痛心疾首的是,1968年,市文化馆宿舍无端被人放火,烧得一塌糊涂。黄经才多年存积的所有民间文艺的资料、作品、照片等,全都毁于一旦。按黄经才的形容,这把查不出谁干的无妄之火,将他所拥有的一切,烧得“只剩下裤衩了”。极度失望的黄经才从此“死了心”,发誓永远不再去回首南宁大鼓。这是他心中最不愿揭开的伤痛。
《邕州谣》顺水东流
哀莫大于心死。在平民百姓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年代,黄经才无奈地选择了保持沉默。
他真的不敢奢望,南宁大鼓还会有重返文艺舞台、街头巷尾、乡间田野的那一天。
这一沉默,就过去了24年。人的一生,能有几个24年呢?
时光流淌到了1992年,正是文艺百花重新得以齐放怒放的年代。当时在南宁市文化局负责社会文化工作的邓达平同志,牵头将15位长期受到冷落的民间艺人和创作人员重新召集起来,商议繁荣南宁民间文艺大计,黄经才属于征召人员之列。他久已不弹此调,便抱着无可无不可的心态来开会。谁知会议上决定举办“南宁市民间曲艺大展演”,而且确确实实是动真格的,大伙也都对他寄予厚望,这才使他相信,《邕州谣》的曲调,是真的越过了急流险滩,再度启动了向希望的东方流淌的历程。
黄经才凭着记忆,将《贫女泪》重新整理调顺,送上舞台作为展演的第二曲目,结果获得了该项展演的大奖。
从那时起,黄经才又进入了他的第二个创作高峰期。他花了将近10年的功夫,重新将他过去创作南宁大鼓的知名作品整理出来,不仅交给群众文艺团体四处演出,还指望能给这段本地民间文艺发展史留下一些珍贵的纪录。
黄经才现在已经退休,并且有了副研究员的高级职称。除了担任“绿城之声”中老年艺术团总导演的社会职务外,他现在正在安度晚年。但他心里依然放不下南宁大鼓。他觉得南宁大鼓走到了今天,不能老是沉湎在过去的好时光,哀伤于曾经经历的不幸际遇,而要有新作品来增强它的生命力。于是,2003年,他又创作了新作品《南宁真是美》,依旧是《邕州谣》的旧曲新唱。令黄经才欣慰的是,南宁大鼓重新有了传人。主演《南宁真是美》的是左谦凤女士,她在表演中神形兼备,唱念俱佳,将一位平民妇女惊叹南宁新变化的心态表达得酣畅淋漓,艺术性与乡土味融合得天衣无缝。该曲目已演出20多场,场场大受欢迎。左谦凤一上场,吊出嗓子哼出“真系美”“睇唔够”的唱腔,就让久违了舞台乡土味的广大群众大为倾倒,掌声雷动。
采访结束时,黄经才依然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他说,他已经老了,眼神和精力早已不济了,但他坚信南宁大鼓会有一个很好的历史归宿。南宁大鼓从诞生到现在,只有44年的历史,而其中又有将近30年的时间处于濒临消失或停滞的状态。事已至此,夫复何言!
说着,黄经才将目光转向了窗外。触目所及,皆是青山夕照,彩霞满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