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杜蔚涛 姜木兰 实习生李远生
庭栽栖凤木,引得凤凰来。2004年至今,在“绿城”南宁,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此为契机,承办方广西广开渠道,积极搭建舞台,使中国和东盟在更多的领域和更多的层次展开了更广泛的沟通交流与互惠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东盟前秘书长王景荣认为,通过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已经在举办地南宁建立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稳定的沟通渠道,并将这条经南宁牵线搭桥、促进中国与东盟各领域发展的沟通渠道称之为“南宁渠道”。
更多合作机制集聚
在开启与博览会同期举办的专题论坛之前,中国与东盟以及东盟各国之间,在体制、政府框架、部门管理权限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差异,由于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制约,同一部门、同一行业之间都缺少实现充分沟通的平台。从第三届博览会开始,以南宁为媒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众多专题论坛,无疑为打破这种隔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
六大论坛闪亮登场,博览会锦上添花。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一大亮点,就是期间增加了六大主题论坛,包括中国-东盟出入境检验检疫合作论坛、中国-东盟妇女论坛、中国-东盟物流合作高层论坛、亚洲地区合作社经贸合作磋商暨中国-东盟合作社合作发展论坛、中国-东盟农村能源论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事务论坛。六大论坛的开启,意味着中国与东盟相互之间沟通交流、相互联系、共谋发展的重要渠道已经制度化、常态化,形成了中国面向东盟、面向全世界开放的新平台。
一年后的第四届博览会期间,9个专业性的部长级会议和论坛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添砖加瓦,分别是交通部主办的中国-东盟港口发展与合作论坛、国家质检总局主办的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国务院侨办主办的2007海外华商相聚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广西商机介绍会、全国妇联主办的中国-东盟妇女交流活动、国家林业局主办的中国-东盟林业合作论坛、国务院扶贫办主办的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东盟电力合作论坛、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主办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论坛、外交部在桂林举办的亚欧首脑会议高官协调会。
而在即将举办的第五届博览会期间,多达16个的专业主题论坛将再次拓展并提升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领域与合作水平。与去年的9场论坛相比,今年将增加中国-东盟新闻部长会议、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2008中国-东盟青年企业家论坛、中国-越南投资经营论坛、中国-东盟信息通信工商论坛、第一届中国-东盟无线电频谱管理研讨会、2008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交流与合作论坛等7场高规格论坛活动。
主题论坛的举办带动了更多合作机制的相继建立和完善。中国与东盟在外交、经济、交通、海关四个部长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又建立了总检察长、青年事务部长合作机制。与此同时,双方在金融、农业、交通、信息通信、公共卫生、人力资源、教育、旅游、文化、科技、民间交往等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
目前,中国-东盟青少年培养基地、中国-东盟妇女培训中心等中国与东盟合作机制已经落户我区。越南、柬埔寨、泰国也在南宁相继设立了领事机构,菲律宾在南宁设立了商务代表机构;中国-东盟投资旅游中心也设在了广西。第四届博览会期间,通过了一系列以南宁命名的会议文件:中国-东盟港口发展与合作论坛通过了《南宁共识》;质检部长会议通过了《南宁联合宣言》;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林业合作论坛分别通过了《南宁倡议》。
不可否认,博览会以其独特的“展会结合”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区域合作机制集聚举办地南宁。一条沟通中国和东盟的、顺畅的“南宁渠道”已经形成。
多领域广泛交流
从已经举办的前四届博览会可以看出,中国-东盟博览会不是一般的商业性展销会,它更具有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的内涵,是集货物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文化交流、高层论坛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性盛会,平台和带动作用十分突出。
经贸方面,博览会不断创造和拓展商机,激励双方和多边客商进行越来越广泛的经贸合作。据统计,四届博览会累计设置展位1.28万个,参展企业7413家,参展商和采购商8.2万名,贸易成交额近50亿美元,签约国际合作项目投资额222.6亿美元,签约国内合作项目投资额2203亿元人民币。这充分说明,在南宁举办的这一盛会成为了商家的乐土和福地。
政治上,博览会是中国发展与东盟国家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举措,是为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而采取的一项具体行动。博览会期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东盟各国家、各地方之间进行了全面的交流,广西与湖南、贵州等省市签订了加强省区合作框架协议,与柬埔寨波罗勉省、印尼巴布亚省等结为友好省市。
外交上,中国-东盟博览会不仅是经贸盛会,更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睦邻”、“安邻”、“富邻”外交政策的多边国际活动,博览会举办以来,中国与东盟关系迈出了新的步伐,双方高层互访频繁,博览会作为区域合作交流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充分体现了中国与东盟睦邻友好、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宗旨和意图。
文化体育方面,博览会期间同时举办“风情东南亚”晚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晚会、“中华情”晚会、高尔夫名人赛、“网球之友”名人赛、时装节、美食节等,五彩纷呈的文化体育活动穿插其间。
迄今为止,中国和东盟已确立了农业、信息通讯、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湄公河开发、交通、能源、文化、旅游和公共卫生十大重点合作领域。围绕这些领域,双方已经在检验检疫、经贸投资、能源利用、物流、旅游、科技等诸多方面举办了100多次高层和专业论坛及相关活动。在做好商贸展销的同时,博览会承办方在举办地南宁多方开拓渠道,牵线搭桥,搭建舞台,积极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这些领域的合作。目前,各方在以上领域的合作发展势头强劲。
多层次深入合作
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四届以来,始终注重加强高层往来,加大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力度,努力促进各层次对话与合作机制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据统计,四届博览会举办以来,共有23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6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我国与东盟各国领导人通过正在形成的“南宁渠道”加强对话,增进友谊,增加共识,深化了我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也推进了双方各领域的务实合作。
历届博览会都受到中国、东盟以及其他各方的普遍关注。中国和东盟10国国家领导人、经贸主管部门部长、主要商协会负责人,以及跨国公司和大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领导、部委局办负责人、中外著名专家学者,不少都曾出席博览会或相关论坛。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办好博览会曾作出重要指示:“博览会要长期举办下去,要办出特色,办出实效。”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在第三届博览会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双方未来合作树立了典范。”
在博览会及期间举办的论坛上,各国政要、商界精英、各领域专家学者对话交流,共谋发展。企业家们以捕捉商机的敏锐,从发展、合作的角度论述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所带来的商机,学者专家则从理论层面,从区域合作的角度纵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作用和意义,并对加强双边和多边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如今,南宁已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十分重要的区域物流集散地,越来越多围绕自贸区建设和发展的各种专业性论坛,以及相关合作机制也相继举办和落户于此,“南宁渠道”正发挥“四两拨千斤”之力,推动和促进中国与东盟以及东盟国家之间双边及多边合作机制与合作框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
可以预见,随着南宁这一博览会永久举办地的平台效应的不断巩固和提升,“南宁渠道”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中国与东盟多领域多层次广泛深入合作,中国与东盟战略合作关系必将迈向一个新的纪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