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10月25日电题:一张“城市名片”的由来
——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发展看艺术与经济的共生共荣现象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王立芳 夏琛琛
25日,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第五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圆满闭幕。与“两会”同步,南宁的“一节”——国际民歌艺术节也在数万观众的掌声和赞美声中落下帷幕。
从“文艺晚会+广场活动”的单一模式发展为由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共同搭建的艺术舞台,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走过了10年曲折的探索之路。艺术与经济的共生共荣现象凸显其中。
从行政摊派到“一票难求”
1999年,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城市办节庆活动的经验后,广西将已连续举办6年的“广西国际民歌节”更名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交由南宁市政府主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主题歌《大地飞歌》从此唱响全国。
然而首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市场化运作并不成功。知情人士回忆说,当年整个艺术节所有活动只找到160万元赞助。经费拮据,观众也寥寥,不得不靠行政摊派出售门票。
2002年7月,南宁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南宁大地飞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每年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资金筹措和主要演艺活动的策划经营。公司通过出售独家冠名权、专用指定权以及票务包销等方式,使“惨淡”的情形有所改变,当年首次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盈余。
2004年,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第一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举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有了依托,便一年比一年红火起来。今年10月22日和23日举办的大型晚会《大地飞歌·2008》与《2008·风情东南亚》,数万张门票很快售罄,变得“一票难求”。
不是“艺术搭台,经济唱戏”,而是经济助推艺术,艺术的繁荣又“反哺”经济,助推经济发展。
“如今,国际民歌艺术节已成为南宁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南宁市副市长肖莺子说这句话时,脸上很有自豪之色。
从“展示文化”到“包容世界”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举办之初,实行的是传统的“文艺晚会+广场活动”单一模式。一年一度的“两会”,东盟和世界各国大批政界、商界人士云集南宁,艺术节开始由“展示广西文化精髓”向集纳世界艺术、“包容世界”转变。
国内和东盟大量的知名演员歌手、艺术家、艺术团体被邀参加艺术节,艺术活动的多样化使这个节庆的知名度大大提高;继而,更多的国内外艺术家和艺术团体慕名而来。作为今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来自亚、非、欧三大洲的艺术家共同搭建起19个“绿城歌台”,南宁处处笙歌,处处热舞。
荷兰人Jan是一名南宁女婿。他说,艺术节上的中国民歌被赋予了很多现代时尚元素,越南、印度尼西亚、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民歌各有特色,挪威、瑞典艺术家的演出,让他感觉分外亲切。
艺术节的商务运作也日渐多样灵活,商家赞助、项目冠名权、演艺门票、旅游商品开发……节庆活动的经营开始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
一个节庆活动显现出的包容胸怀,让中外客商产生了对南宁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城市魅力倍增。
肖莺子告诉记者,一些东盟客商“就因为看了一届艺术节,就决定在南宁投资。艺术节不仅是展示文化魅力的舞台,也成了招商引资的‘舞台’。”
南宁“两会一节”期间,共签订国内外合作项目352个,总投资额1000多亿元人民币,国际和国内经济合作项目投资额分别比上届增长3.4%和5.1%。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取得的这一可贵成果,无疑会成为南宁人的骄傲。
“南宁这个城市不仅现代,还很包容。南宁会像北京、上海那样,逐渐走向世界。”Jan说。
从“以歌招商”到“盛世交响”
“‘一节’为‘两会’添了光彩,‘两会’也让‘一节’的生命力越来越旺盛。”南宁市文化局局长陈晓玲说,自2004年“两会”举办以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突破了“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以歌招商”的原定功能,向办成国际知名艺术节的新目标迈进。在服务“两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品位,同时也使城市素质日新月异,城市魅力与日俱增。
城市的“硬件”不断改善。“5年前,进出南宁的航班一个星期才几十班,现在一天就有几十班;那时星级宾馆扳着指头就能数出来,现在已有90多家。”陈晓玲说。
南宁市民的荣誉感和对城市的热爱不断升腾,每年的“两会一节”志愿者招募,都有大学生和普通市民的热情参与。志愿者们在外语翻译、礼仪接待、场馆服务、部门专项服务、窗口行业和公益劳动服务、氛围宣传等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中外客商感受南宁的一个“窗口”。
陈晓玲告诉记者,2003年南宁市举办首次《风情东南亚》晚会时,还需要到北京去请小语种翻译,从2006年开始,每年的《风情东南亚》晚会,所有的翻译就地招募,半天内全部到位。
“如今,很多人都知道《大地飞歌》,国内外都知道南宁有个国际民歌艺术节。”广西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岑汉伟说,“两会”和“一节”,经济和艺术,合奏了一曲“盛世交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