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歌广场将改造变成汇歌湖,在规划方面你有何建议?昨日,南宁市民歌广场综合改造规划方案介绍会在市规划局召开。改造后的民歌广场,定位为集游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开放式现代大型城市滨水休闲公园。从今日起,改造方案将向公众展示一周,并征求市民意见。
民歌广场改造方案征集意见
据介绍,本次民歌广场综合改造工程规划范围北至民族大道、南至民歌广场以南规划道路,西至金浦路,东至竹排冲东侧景观控制线。总面积约25公顷,其中汇歌湖(原民歌湖)水面不少于10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投资估算2.16亿元。
规划综合考虑邕江、南湖、竹排冲与汇歌湖水面的控制标高关系,实现汇歌湖与竹排冲水系的顺利连通。同时,考虑安排建设能容纳约500人的民歌活动场地,满足民歌“天天演”的要求。壮族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融入设计理念,沿湖将建设“酒吧一条街”,成为南宁城市文化景观及环城水系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同时,规划考虑并预留与会展中心的立体人行交通联系。这意味着,改造工程实施后,人们可以从汇歌湖通过人行天桥直达会展中心。根据设计,桥长约140米,桥面设计标高为90米,行人通过自动扶梯上下,桥上还设有休闲平台和广场。
竹排冲上的汇歌桥也要拓宽。汇歌桥人行道目前宽两米,景观视线较为狭窄。规划建议利用桥面空间外挑的形式增加人行停驻点与观赏面,并连接园内道路系统共同构成游憩环路。
规划方案的设计单位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表示,改造后的民歌广场,不仅能感受民歌的文化,感受艺术的气息,还能感受南宁市时尚生活的体验,成为“都市水岸、音乐生活”为主题的南宁特色时尚场所。
9日至15日,民歌广场的综合改造方案在市规划局一楼展厅及南宁规划信息港网站上进行展示并征求广大市民的意见,为下一步规划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记者带你游
主入口——停车场
新式停车场提供550个车位
进入汇歌湖的主入口,设置在金浦路上。另外,市民还可以通过民族大道、竹溪大道和金浦路与竹溪大道之间的规划路上设置的次要入口进入。
走进主入口,呈现在眼前的将是由一片片绿叶形状的绿地组成的开放空间,弧形的座椅和片墙穿梭其间,是市民拍照留影的好地方。
民歌广场现有的停车位约200个,主要满足周边写字楼和商家停车需要,每天都是车满为患。改造成公园后,来游玩的人更多了,但公园内部限制机动车通行,该怎么停车呢?别担心,公园将采取一种新式的停车方式:利用挖湖的弃土,在现有停车场的方位上堆山,下面设计2层地下停车场,将主要停车空间设置在绿地的大草坡之下。这样一来,停车位将增至550个,停车场上面的大片疏林草地也将成为人们休憩玩耍的好去处。
滨水平台——民歌看台
水韵舞台“民歌天天演”
从主入口进来后沿着滨水平台往左走,是现在民歌广场的看台位置。民歌广场是每年一度南宁国际民歌节的举办地,在改造后仍会保留“民歌天天演”的功能。
规划保留下层的看台,同时利用上下高差营造出观赏空间,和设计的水韵舞台形成一个完美的对歌空间。市民不仅可以在此欣赏民歌汇演,平时也能来这里唱歌跳舞。
水韵舞台北面,是整个设计的亮点之一——水影景墙。结合现代的声光电设备,台阶式看台的外围是一圈印满了水泡泡图案的白墙,它既是与入口景观区的分割线,又是一个充满水之趣味的节点。墙体被一层由顶部流下的水幕遮盖,摄影机和灯光被藏在暗处。当人走到这面幕墙前,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影子竟然清晰的印在水幕之上。
利用高差,水影景墙可作为观景的台阶,平时用作市民休憩,有民歌或其他表演时,可以作为观众的看台,规划容纳约500名观众。
走了这么久,脚一定累了,那就到风情酒吧一条街休憩娱乐一下吧。酒吧街在整个公园的中心,围绕着琴乐广场沿湖边分布开,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酒吧建筑群中间形成的围合场地,可以举行时尚发布会等活动。
光律之堤—湖心
全园标志景观水滴状声光塔
欣赏完舞台和景墙的巧妙设计,让我们再沿着光律之堤向湖心走,沿途有大型音乐喷泉提供视听享受。咦,在湖心怎么有颗闪闪发亮的大“水珠”?
位于湖心对歌台中央的水滴状声光塔,是全园重要的景观标志物。水滴的形状由一圈圈波状的条纹组成,是对整个公园甚至整个城市水城印象的缩影。到了晚上,这颗晶莹的“水滴”将发出闪耀的光芒,并奏响悠扬的水之乐。有趣的是,人们还可以通过水滴状螺旋上升的钢构架上行,在夜间触摸时还会发出用手碰泡泡的声音,非常生动。
琴乐广场—酒吧街
南宁休闲娱乐观光新去处
酒吧街由琴乐吧、水乐吧和倾水吧等五个单体建筑组成,每一栋建筑的设计都独具特色。如琴乐吧,其设计灵感来自钢琴的琴键,融入现代音乐和民歌文化的设计元素。其展开面像一艘船,外装饰主要由钢构架和玻璃组成,形成通透的像水般纯净的建筑,整体轻盈透亮。
水乐吧的设计则结合了游览功能,设计了游船码头,上层是酒吧建筑。通过二层的延伸平台,市民可在此品酒观景休憩。
酒吧街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模式,打造富有南宁特色的休闲娱乐饮食文化。停车场人行出入口设计在酒吧街内,与酒吧建筑溶为一体,也为市民提供方便。
七弦桥—会展大瀑布
水在树中流人在山林中
坐在酒吧向会展中心方向望去,会惊喜地发现密林中出现一片若隐若现的水瀑。原来,规划拟在竹溪大道的滨水区设置一个人工瀑布——会展大瀑布,利用道路上下高差,通过树与水的结合,营造出水在树中流的景观效果,让人宛若身处城市山林中。
想近距离地观赏大瀑布,得走过七弦桥。七弦桥连接了酒吧娱乐区和滨水活动区两大功能分区,其设计如一架巨大的七弦琴,造型优美典雅。
整个公园的环境景观设计都紧扣“水与音乐”的主题,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路边的果皮箱设置成喇叭形,座椅是波浪和音符的形状,指示牌上有水波图案……将各种水以及音乐有关的图案和形式融入设计的细节,与整个设计风格溶为一体,成为了公园里充满现代气质的艺术小品。(记者 韩沛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