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善之区”简而言之、通而言之就是“最好的地方”,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这个“最好的地方”所涵盖的内容被大大扩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南宁市建设成为广西的“首善之区”,是把南宁建成全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推动新一轮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抓住新的重大战略机遇的迫切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车荣福同志指出,推动南宁科学发展,建设广西“首善之区”,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强大的发展力、承载力、辐射力和凝聚力,在全区推动科学发展、构筑新高地、打造新一极的实践中,在服务全区、服务全国、服务东盟中,进一步发挥表率作用。显然,准确把握南宁首善之区的科学内涵,就必须把铸造首善发展的放在首要地位。 一 、当前要以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突破口 ,更好地利用国内 、国际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 最近刚落幕的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总签约项目累计超过600个,签约金额2261亿元,项目涉及制造业、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 2261亿元“蛋糕”广西占据323亿元,意向签约项目总金额800多亿元,其中南宁市收入颇丰。这次大会使南宁再一次让世人瞩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密切了南宁市与其他省市的经贸关系和各方面的深入合作。当务之急就是借助泛珠合作平台,趁热打铁,使这些合作项目加快落实,成为南宁市发展的加速器。同时还要密切政府间在发展规划、重大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披露、规则对接等方面的合作;推进技术创新平台、研发设施和科技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环保等领域 的合作;加强民间组织、中介组织和行业组织等方面的合作,扩大南宁的发展空间,形成南宁市新一轮发展的推力。 二 、加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积极推进“两城”发展 “首善之区”要求,要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更高水平的“中国绿城”。推进城市水系规划建设,改善城市水环境,打造“现代亲水城市”。“中国绿城”在南宁已家喻户晓,在区外也广受赞誉,而“现代亲水城市”则是南宁市城市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首先,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突出水的特征,要充分利用河流、湖泊、小溪、甚至池塘等城市水资源,从点、线、面等多个层次精心打造和挖掘,尽量凸现水的功能,做到水中有城、城中有水,真正达到水、城交融的境界。其次,在城市建筑风格上要追求亲水性和开放性,亲水性,乐水亲水、近水而栖,是人类天性的反映,由水所形成的环境美是一种天然美,临水而居的环境是最人性和舒适的环境。最后,在城市功能上要体现服务性, “现代亲水城市”的最大功能是为广大市民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发展创业环境。把“绿城”与“现代亲水城市”结合起来,把南宁市建设成为“现代亲水绿城”,青山绿地、碧水蓝天,让群众受益。 三 、加快推动南北钦防城市群建设 ,把南宁市建设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 ,把南宁“首善之区”打造成为中国—东盟的前沿城市和桥头堡 南宁市建成广西的“首善之区”,必须用世界眼光来谋划南宁经济国际化发展战略,面向世界、服务全区、服务全国、服务东盟,依托多区域合作,立足南北钦防城市群,科学确立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要在多区域发展大格局、中国—东盟自贸区格局、泛珠三角区域中定位南北钦防城市群的功能作用。着力建设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信息中心、金融中心,推进南宁经济国际化,逐步把 南宁市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城市。 四 、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发展城市软实力 车荣福同志在推动南宁科学发展,建设广西“首善之区”中指出:“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掀起文明城市建设新热潮。”南宁市是全国文明城市,获得这个荣誉称号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要保持这个荣誉称号还需全市人民继续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创城”与“保城”的无缝对接。 发展是第一要务,南宁市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城市,尽管发展的速度很快,但同发达城市相比较仍有很大的差距,加快发展的任务很重。建设“首善之区”,提出把铸造首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是南宁发展的客观要求,“首善之区”是首善发展的必然结果。(谭本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