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肃(中)在本届民歌节晚会上。
今年的民歌节,迎来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贵客,同时也是民歌节最重量级的老朋友——著名音乐家阎肃。80岁高龄的老艺术家从第一届民歌节开始,每年都关注着这个南宁人献给天下民歌的特别节日。这次来到南宁,看到民歌节华丽升级,在这样宏大的场地举行,阎老直言自己“大吃一惊”。而谈到民歌节未来的发展,阎老认为,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开阔视野,同时培养更多优秀的本土作曲家。
“我第一次来的时候,民歌节在一个广场上举行,当时场地太小,车都堵得进不去……现在看到民歌节品牌越做越大,能在这么大的体育场举办,真是很佩服南宁人能坚持把它做了下来。做一届不稀奇,做三五届也没什么,但一连做了12届,就真的太了不起了。”阎肃老师清楚地记得12年前的情景,所以对民歌节今天的成长感到震惊。
阎老坦言,“过去的南宁的确很宜居,很平和,我一直想创作歌颂南宁的歌曲,但是很难做。”如今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与民歌节带动着城市的发展,南宁人的眼界逐渐开阔,民歌节的灵感越来越多。“现在的民歌节已经超出单纯意义上的民歌盛会,还包括优秀的流行歌曲与东南亚歌曲,包容性越来越强,受众面也越来越广。”
“最近几年,每到民歌节我都替南宁捏一把汗,就怕它没法突破老的套路。就像人穿衣服一样,可以天天换,但换来换去都只是两只袖子,很难再出新意。”阎老表示,能看到南宁民歌节每年都在努力尝试创新,他感到很欣慰。在他看来,开阔视野是民歌节今后发展的头等大事,他“相信南宁人的智慧”。
阎老指出,要让民歌节发展,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推出更多的精品。他特别强调,所谓“精品”必须真的具有高质量,不能什么新作都“站着说话不腰疼”地自吹自擂。说到这里,阎老叹了口气,深情地谈起了他的一位广西好朋友——刚刚因病去世的著名作曲家傅磬。阎老对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过早离去感到痛心和惋惜,他动情地说:“广西有很多优秀的民歌手,词作者也很多,但作曲家还不够。我们不能总是请徐沛东来给我们写歌,我们需要自己的创作队伍,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傅磬涌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