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婆婆”
广西民歌大赛柳州站绝对是值得回味的一站。参赛人数众多,选手们非常重视比赛,不少人将箱底的服饰都搬了出来,可谓处处华裳艳影、环珮声声响。
选手 民歌改变命运
杨光春是众多选手中不得不提的一位。她模仿自然声响而创造出来的美妙歌声,在久居都市的人听来,无异于天籁之音。采访中记者获悉,杨光春的“来路”不简单,早在2006年,她就和3个姐妹以组合的形式,代表广西参加CCTV第12届青歌赛,并且进入了全国五十强。
让人意外的是,这位曾经在青歌赛上亮相的歌手,曾经是一名餐厅服务员,她凭借对民歌的喜爱和努力,进入了柳州市歌舞团。柳州一位文化专家说:“唱民歌造就了杨光春,也改变了她的命运。如果不唱民歌,也许她与其他同龄人没有什么区别,也许现在已成为几个孩子的妈妈了。”
被民歌改变命运的还有很多人,郭秀莲的一生更是与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被称为 “民歌婆婆”。她带了几十人到现场,都是她的“粉丝”,有的人还报名参加了比赛。
郭秀莲每个周末在柳州江滨公园以歌会友,唱民歌、教民歌。在她的影响下,如今到公园唱民歌的人越来越多。她还将自己的作品做成歌碟,在菜市场出售。如今,一些年轻的民歌爱好者将她唱的民歌做成视频放在网络上,听她唱歌的人更多了。
据悉,目前郭秀莲的“粉丝”已达30多万,不少“粉丝”在网络留言。“没有想到她唱民歌的本领这么强,没有想到民歌这么有趣”“很亲切,把肚子都笑疼了”……从网友的热议中可以看出,不仅老年人喜欢民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民歌,喜欢上民歌。
群众 不能错过比赛
记者在柳州站现场,感受到了柳州人对民歌的热爱,其实,这也是歌海广西的一个缩影。广西不少地方都有歌圩,如今,民歌从歌圩唱到了公园,唱到了赛场,唱到了网络,可谓无处不飘民歌。
柳州市民李文华表示,很喜欢听民歌,经常去公园听山歌。广西民歌大赛柳州站,她呼朋唤友赶到现场欣赏。“这样的大赛,当然不能错过”李文华表示。
柳州电视台记者宋敏说,一些柳州选手的实力很强,希望他们能够登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舞台,“展示咱们柳州民歌和柳州人的风采”。宋敏表示,通过民歌大赛,广泛地发现奇人、能人,对展示山歌、弘扬文化、继承传统是一种促进和推动。
柳州晚报记者帅君感叹,歌手唱民歌,平时司空见惯,可是一上舞台就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柳州藏龙卧虎,我为柳州骄傲”。作为柳州本地的媒体,她将会进一步去了解那些获得pass卡的选手,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希望他们能够登上“大地飞歌”的舞台。
评委 民歌范围广泛
广西著名音乐人小苹果是柳州站评委中的一员,他在现场与郭秀莲对歌,最后败下阵来。但是他非常开心,“现在我有资本说,我敢和歌王挑战了,整个过程酣畅淋漓。谁说民歌乏味?其实融入到民歌中,你就能感受到其中的快乐”。
小苹果认为,民歌的定义更广泛了,应该允许各种各样的民歌登上民歌艺术节大舞台。
十分有意思的是,由于评委对民歌的定义有区别,还出现了小争议。小苹果认为只要是流传在民间、能带给大家快乐的音乐,都属于民歌的范畴,郭秀莲的山歌就属于这个范畴,她的歌词只要稍做修改就可以登上民歌艺术节的大舞台。评委郭琛则表示,郭秀莲的民歌还很粗糙,要经过较大的包装和打磨,才可以登上大雅之堂。
柳州不少专家认为,评委对民歌有了新认识是件好事情,有助于人们从各个层面去认识民歌,如果“民歌婆婆”这样的民间歌手也能登上民歌艺术节舞台,无疑将是一种大胆尝试。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走到今天,已经在全国甚至在世界造成了广泛影响。如何更上一层楼,如何让飞翔的民歌艺术节落地,是柳州站众多专家热议的话题。
专家 传承民歌 包装歌手
柳州市文联副主席蓝建军建议,必须从民歌传承的战略眼光,培养民歌手、创作者,从体制变革上促进民歌事业的全面发展。
更多专家则从细节上为民歌的发展支招,比如强化民歌手的包装,像包装通俗歌手那样请策划专家去包装民歌手;让各地的音乐家协会一起参与民歌艺术节,从人才、歌曲创作等方面为民歌艺术节提供有力支持;拨出专项资金为优秀选手量身写歌,毕竟单靠选手自己花钱去邀请专家写歌不太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