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一个轮回,进入第13个年头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又迎来新一轮的期待。今年的民歌节推出一项“创新”举措——举办“大地飞歌·2011”民歌大赛,这场“重头戏”可以看作民歌节“重新出发”的号角。
8月2日,20余位广西文化名人齐聚一堂,就民歌大赛进行了深入探讨。令人意外的是,在充分肯定这一活动的共识之下,民歌大赛的话题却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民歌节应坚持传统,还是该更注重创新?
传统派
保护“民歌生态”迫在眉睫
在民歌传承这一话题上,“原始生态”与“改良创新”之间一直存在争论。在民歌节开幕式晚会《大地飞歌》的舞台上,原生态民歌的缺席令“传统派”备感焦虑。
广西艺术学院创作中心主任梁绍武认为,举办民歌大赛,可以挖掘更多原汁原味的民歌,对民歌节是一个重要的支撑,“民歌节头几届,我们就举办过中华民歌大赛、民歌盛典这样的活动,现在12年过去了,终于又重新回到正确的方向”。广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麦展穗则用词更为激烈:“说实在的,这些年《大地飞歌》上的一些节目,简直是在糟蹋民歌,我们看了很心疼。今年的民歌节能够结合民歌大赛,就是最大的亮点。不管这个民歌大赛能达到怎样的效果,都已经是一种成功。”
梁绍武认为,民歌节和《大地飞歌》晚会应自觉承担保护民歌的责任,“我就想不明白,为什么3个多小时的晚会,就不能给我们广西的民歌15到20分钟?12届民歌节,如果每一届有这么十几分钟,也是不短的时间,这对广西民歌意义重大。”
“文化自尊成于文化自觉,文化自卑是文化灭绝的加速器。”梁绍武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来形容民歌保护的紧迫性:“民族文化就像是一样旧衣服。衣服穿旧了,过时了,可以把它放进博物馆,100年以后的人看了,就明白老祖宗是穿这样的衣服的。而我们现在是把这件旧衣服缝缝补补,或者拆了重做,再过几十年,什么痕迹都没有了。我敢断言,不用50年,我们的民歌就会像大熊猫一样珍贵。”
改良派
民歌并非一成不变
与“传统派”的焦虑感不同,以广西民族大学教授、作曲家唐力为代表的“改良派”对民歌的未来充满乐观精神:“对于民歌的未来,我们根本没必要担心,只要这个民族还在,总会有新民歌出现。民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许再过几十年,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就是那时的民歌。”
唐力说:“关于原生态,我要提出一个问题:现在还有真正的‘原生态’吗?”他认为,在舞台表演领域当中,“原生态”甚至只是一个形式,并没有人追问它是否真的是来自于民间传承的原汁原味的民歌。“前些年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唱法比赛,有一对云南的纳西姐妹组合,拿着酒葫芦唱的那首歌,感动了很多人,大家都以为那是最原生态的表演。后来我问了这对姐妹的父亲,他说:‘哪有什么原生态,这首歌是我创作的,只是采用了原生态的表现形式。’”
唐力还举例说,极具藏族民歌风情的《阿姐鼓》,作者其实根本没去过西藏,这首歌传唱全国之后,西藏却把它当成民族文化的代表作品。这说明民歌需要创作的介入,并非只能依靠对传统的继承,一味地固守最原始的形态。
持此观点的专家认为:“民歌节就像央视春晚一样,年年难搞年年搞,也要面临各种各样的争论,这本身就表明了民歌节的成功。”而民歌大赛就像《我要上春晚》节目一样,承担了为晚会寻找优秀节目资源的任务,值得大力提倡。
务实派
借民歌大赛打造广西品牌
抛开“传统”与“创新”的争论,与会文化专家对民歌大赛都持支持的态度,各方的焦点都集中在如何更好地打造民歌大赛,扩大其影响力和传播力,借助比赛推出更多本土歌手和作品上来。
据民歌大赛总导演罗鼓鸣介绍,自民歌大赛启动以来,各赛区报名踊跃,参赛节目类型丰富,发现了不少好苗子和好作品。大赛海选已正式结束,6个赛区各选出10名选手进入下阶段的“城际挑战赛”,以“对歌”的形式进行PK,最终决出三甲。大赛中涌现的优秀选手和作品,将登上《大地飞歌》晚会的舞台。
民歌大赛评委傅滔说,从海选阶段来看,原生态优秀选手不多,而在民歌中加入现代元素,比如说唱类的表演,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他认为目前广西民歌缺乏原创作品,应组织作者专门为民歌节进行创作。持同样观点的还有不少,唐力也表示:“我们总觉得从北京请来的导演不爱用广西元素,其实他们何尝不想用本地的东西,只是我们没有叫得响的作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更多专家从实际操作角度为民歌大赛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广西艺术学院教授陆建业和梁绍武等认为可以按“原生态”和“新民歌”分类进行比赛,便于按同一标准评判;南宁市艺术剧院艺术总监雷务甲等人则建议举办一个专场晚会,展示民歌大赛的成果,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树立品牌。
经过座谈,大家达成共识,认为民歌需要保留原生态,也需要发展创新;民歌大赛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值得保留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