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宁有3500名志愿者加入服务"两会一节"行列

10月23日,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志愿者(中)热情回答老外的问题。记者 何定坚摄

 

统一的白帽子,醒目的明黄色T恤衫……在今年“两会一节”的各个活动场所,活跃着这样一批年轻人,他们在外语翻译、礼仪接待、场馆服务、美化环境、票务协助、应急支援、后勤管理、植绿护绿、维护交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作用。今年有3500名首府志愿者加入了服务“两会一节”行列,近日记者走近他们,探寻志愿服务背后的故事。

开幕式上展中国青年风采

“大家好,我叫丁钰谨,来自中国。”10月21日,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两会一节”志愿者丁钰谨作为14名各国青年代表中的一员,向温家宝总理及东盟各国领导人作了自我介绍。

丁钰谨是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的大三学生,有趣的是,在“两会一节”开幕前一周,她还不知道自己将要承担这么特别的任务。小丁回忆说,当时,学院团委老师通知她去参加“一个面试”,却没有透露面试的目的。面试经过在她看来挺新鲜——台下坐着一众评委,评判普通话是否标准、仪态是否得体、谈吐是否流利……面试一共进行了两轮,最后小丁才知道,自己被选上各国青年代表之一,将代表中国青年向各国领导人介绍自己。

紧接着,小丁等人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封闭式彩排。青年代表们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的朱槿花厅一遍又一遍地彩排,而活动流程常有修改,大家的彩排内容也跟着变化。直到开幕式前一天下午,活动流程才最终确定下来。

“能向温总理和东盟各国领导人展示中国青年的风貌,我很荣幸。”小丁说。但她并没有继续沉浸在这份荣耀里,连续参加了两届“两会一节”志愿服务的她又奔赴新的岗位,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连任”3年的“资深志愿者”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的大四学生罗良吉,在服务“两会一节”志愿者中可算得上“资深人士”——他已经连续为第六、第七和第八届“两会一节”提供志愿服务了。

“志愿者选拔条件更严格。”回想起3年来的志愿服务工作,小罗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第六届展会时,志愿者只有工作证和统一服装;第七届多了徽章和“星级志愿者”评选;今年更是多了志愿者形象短片、卡通形象等。在报名过程中,小罗感觉自己的“竞争者”越来越多了,而选拔条件也更为严格,侧重于考察报名者是否能吃苦、对东盟国家和文化是否了解等。

小罗今年被分配到志愿者调配中心进行服务,主要是协调志愿者的工作分配,处理突发情况等。他给记者列出了每天“上班”时刻表:上午7时50分在学校集合,统一上车前往会展中心;到达后迅速准备资料、进行人员调配,9时整开始工作;下午4时30分闭馆后,协助参展商和工作人员进行收尾工作,5时许返校。

“在咨询服务台‘站岗’的志愿者最辛苦,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小罗说,志愿者们各司其职,大家轮流休息。22日,由于路上堵车,送盒饭的餐车直至下午2时许才把午餐送到志愿者手里,但大家都没有太多抱怨。“我们想证明,90后大学生志愿者能吃苦、肯奉献”。

1   2   下一页  


版权所有 南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电话: 86-0771-5525763 Email:nanningwlk@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