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起如珠港口
要点提示:2020年,西江经济带将建成主要港口码头37个,形成以南宁、贵港、梧州主要港口为核心,百色、来宾、柳州、崇左等地区性重要港口组成,其他一般港口补充的内河港体系。再经过5年左右的建设,新建码头泊位98个,新增吞吐能力7061万吨,总吞吐能力达亿吨以上。
吸引庚先生回到广西的,正是西江“黄金水道”如火如荼的建设。两年前,庚先生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放弃留在大城市就业的机会,选择加入了南宁港的建设。如今,他的正式身份是南宁港六景工业园区转运站作业区现场代表。
2011年,作为西南五省水铁联运的中转枢纽和交通支点,南宁港开始动工建设。在南宁港一期建设中,距离南宁市约30公里,位于邕江下游的中心城区港牛湾作业区、六景港区的六景转运站作业区、八联联营厂作业区均在规划之内。2013年,一期建成后,这个岸线总长2220米的南宁港将拥有21个泊位,年吞吐能力达到766万吨。届时,南宁市区原有的6个码头将进行整合、关停,原来送往老码头的货物,将到南宁港进行中转。
9月底,六景大桥旁的六景转运站作业区,江面上波光粼粼,不远处的南昆铁路火车鸣笛而过。这个沿江岸线长434米的作业区,水域部分建设已全部完成,陆域建设也完成了80%。“这里背靠六景工业园区,建成后港口既依赖园区的货源,也会给园区带来辐射效应,也许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进驻园区。这里将成为西江流域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件杂货作业港区。”庚先生颇为自豪地说。
在西江沿岸,不仅新码头正在抓紧建设,老码头更是“咬紧”西江沿岸港口这块“蛋糕”。
站在堆满了集装箱的货场边上,看着眼前翻滚的西江水,贵港港爱凯尔集装箱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海峰对记者说,2011年,该公司管理下的贵港港可吞吐7万余个标准集装箱,共68万吨件杂货。如今公司仍在加大建设投资,未来港口年吞吐将达30万个标准集装箱,共300万吨件杂货。
贵港地处华南与西南地区的结合部,是大西南通往珠江三角洲的便捷通道之一,同时它还处于柳州、南宁、北海和梧州的几何中心。而黎湛铁路与西江水道在区位优势明显的贵港交汇,立体的交通格局,也让它成为桂东南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
南宁港、贵港港、梧州港等,这些港口群如同点缀在西江“绸缎”上一颗颗亮丽的纽扣,它们互相串联后产生的低廉物流成本,让“黄金水道”愈加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