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送祝福还得看对象
南宁白话中的祝福语和吉祥语,有时候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行。洪珏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按照两广人的旧俗,年初一时人们都不出门,而是闭门合家团聚,直到年初二才会开门迎客,出去拜年。这时候,人们见面第一句说的白话祝福语,一般就是“开门见喜”、“拱手添财”。洪珏边说,边做了个拱手的动作。“这拱手祝福的动作,还得有个讲究。男性的话,得左手包右手,这是新年祝福时的吉拱。如果你做了个右手包左手的拱,对方就会不高兴了。因为这在习俗中,是凶拱,只有在进行丧事吊祭时,才会使用。这样的拱手祝福动作,女性的要求则刚好和男性相反”。
除了动作上有要求,南宁白话中使用的祝福语和吉祥语,还有祝福对象之分。“拜年时,我们要对老人说‘添福添寿,多子多孙’;祝福小孩子‘精乖伶俐’;面对平辈,大家最常使用的就是‘顺风顺水、年年行大运’之类的词句了。”而当祝福语和吉祥语出自孩童口中时,洪珏笑说,那就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恭喜发财,利是落袋”了。在白话地区,小朋友们把利是收集起来,就叫“逗利是”。兄弟姐妹之间经常会比赛谁“逗”的利是最多。
洪珏还表示,由于古时候的粤商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沿袭,所以南宁白话发展至今,祝福语和吉祥语也很看重使用上的得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用词要喜庆、吉祥,说出来能让大家都开心,并且讲究韵律和平仄发音,是南宁白话祝福语、吉祥语的最大特点。
3
“马上体”并非新事物
南宁白话的祝福语、吉祥语中,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的“年味”。其实,现在正流行的“马上体”祝福语,也有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子。洪珏告诉记者,“马上体”并非新鲜事物,我国传统装饰物品中就曾出现过一匹骏马背上驮着一只猴子的形象,寓意“马上封侯”,是渴望得到提拔晋升的美好祈愿,属于动物形象与文字谐音的祝福结合体。而且,“马上体”还与中国百姓过年时倒贴福字寓意“福到了”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一种经过千百年文化积淀形成的谐音祝福。“过去,南宁每逢过年办庙会时,都会有‘马上封侯’的泥公仔卖,人们还会把这个形象做成粉利,新年蒸来吃,寓意好意头”。
采访中,记者还遇到了一位地道的“老南宁”李先生。他给记者讲了个和白话吉祥语有关的趣事。原来,在两广白话地区,年轻人尊称女性长辈,喜欢用“伯有”一词来代替“伯母”,已经形成一种传统。这其中,还有一个好意头的讲究。因为“伯母”的发音在白话中,和“百无”的发音是近似的,听起来就像“百样皆无”的意思。尤其到了新年,这更显得不吉利。所以,“伯有”的发音就这么沿袭下来,寓意样样都有。李先生所说的这个例子,代表的是粤语方言地区的一种禁忌文化,在南宁白话中也有所体现。当某些词语的读音与现实中另外一些带有某种不吉祥意的词语具有谐音关系时,容易引发人们不好的联想,因此人们忌讳使用这些词语。这种语言现象与人们的禁忌心理及当地文化习俗有关,故称之为禁忌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