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的“自来”路
——记南宁水务事业发展历程
一起聆听邕城水务的“前世今生”吧 记者李慧婷 摄
提起邕江,每一个南宁人都会想起那条哺育了两岸千万居民的母亲河。不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邕城人的繁衍生息都离不开她甘甜的乳汁。
20世纪30年代之前,南宁城区居民饮用水多取自邕江,而取水方式全靠人力肩挑,离邕江较远的东北城外的居民,只能就近凿井取水。每当冬季,邕江水位低下,且船舶鳞栉,江流滞停,水多浑浊;夏季水涨,沿岸房屋多被淹没,各种污物浮露水面,饮用极不卫生。
而东北城外的水井也没能让这一片的居民省心,因为水井平时极少宣泄,杂质甚多,每遇雨天,街道岭坡流出的污水都会冲入井中,不洁情形较河水更甚。
因取用河水全仗人力肩挑,那时候的南宁不少人都以挑水为业。据统计,1934年城区各码头以挑水为业者达683人,商店多自雇佣男工常月挑水,每月工资六、七元至十元不等,多数一般住户则雇妇女挑水。
光阴流转,岁月如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邕江上的一叶浮笺开创了南宁自来水新纪元,从此,南宁水务历经艰辛,带着战争创伤们迎来解放曙光,在新中国阳光下获得新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壮大,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焕发勃勃生机……
回望历史涓涓江水润泽千家万户
从上世界三十年代的挑水工,再到现在我们一打开水龙头就有便捷而清澈的自来水,它们都忠实见证、记录着南宁市民用水的历史。
1934年,当时的广西省政府委托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南宁建造了第一座自来水厂,当时供水管道仅有三条,日供水能力330立方米,专供省政府、部队及附近机关使用。就此翻开了邕城供水历史的首页。
1942年7月,水厂与电厂合并为南宁水电分公司。1954年10月,水电分立,水厂命名为“南宁市自来水厂”,1973年更名为“南宁市自来水公司”,从此,南宁供水事业开始步入建设发展的快车道:
凌铁水厂,经4次扩建,供水能力从每日330立方米,提高到目前每日8万立方米。
西郊水厂,1962年建成投产,经过三次改扩建,目前日供水能力为10万立方米。
河南水厂,1964年4月建成投产,经过三次扩建,目前日供水能力为34万立方米,该厂新一期改造扩建工程目前正在建设中,待建成后日供水能力可达到50万立方米。
中尧水厂,1988年11月建成投产,经过一次改扩建,目前日供水能力为12万立方米。
陈村水厂一期工程于1996年7月竣工投产;经过2002年和2011年两次扩建,目前日供水能力达到40万立方米。
三津水厂,一期工程设计日供水能力为20万立方米,于2005年12月建成投产,实现了现场手动控制、单元集中控制和全厂自动控制的“三级控制”,生产自动化水平在广西区内领先。
图为三津水厂 记者李慧婷 摄
邕宁水厂,2003年11月并入原南宁市自来水公司,并入前日供水能力为1.5万立方米,经过扩建,目前日供水能力为5万立方米。
2006年11月,绿城水务公司南宁东盟经济园区分公司成立,日供水能力达到2万立方米,供水范围主要为东盟经济园区及周边地区。
经过80年的发展,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南宁市自来水公司)先后建成凌铁、西郊、中尧、河南、陈村、三津等8座水厂,目前日供水能力达到129万立方米,供水范围覆盖南宁市六城区,用水普及率达到100%,进一步满足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
深度净化 让市民喝上“放心水”
当我们每天从水龙头接过自来水,用来洗澡、洗菜、浇花等等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这些自来水是怎么来的呢?11月19日,记者走进南宁三津水厂一探究竟。
一起走进三津水厂 记者李慧婷 摄
据悉,目前南宁市供水企业共有三家,共13座自来水厂,总供水能力139万m3/d。而今天走进的三津水厂是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8座水厂之一。三津水厂以邕江为水源,取水口位于邕江上游沙井镇乐贤村老村坡河段,是目前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水厂之一。三津水厂厂长黄莉表示说道,“居民家中的自来水,从邕江到送进市民家中,前后要经过沉淀、过滤、净化、杀菌消毒、检测等多道工序,送到居民家中时完全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黄莉表示,为了让市民喝上“放心水”,水务公司对水质严格执行三级检验制度,从源水、水厂制水各工艺、出厂水和管网水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检测。这其中,第一关是制水过程的水质控制,由水厂运行班对净水过程的各项水质指标进行监控;第二关是水厂化验室每天对全过程水的各项指标进行取样检验;第三关由水务公司中心化验室每天对全市各水厂以及80个供水管网水质监测点取样检验,随时掌握水厂和城区供水管网的水质情况。
据悉,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下辖8座水厂均采用成熟的“反应-沉淀-过滤”传统净水工艺,其中,陈村水厂、三津水厂过滤系统采用的是国内主流的汽水反冲洗滤池。实行严密的水质检测的三级检测制度,并于2007年在广西率先执行国家饮用水新标准(GB-5749-2006)的106项检测指标。2010年至今,公司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优于国家标准。
环保减排 现代化工艺技术处理污水
上世纪90年代初,南宁市还未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城市生活污水未经过处理就通过污水沟、渠道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河流污染,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近年来,为提升城市水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南宁市委、市政府对加快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出了更高要求。
图为埌东污水处理厂 记者李慧婷 摄
2000年,埌东污水处理厂一期10万m3/日工程建成投产,南宁市拥有了第一座污水处理厂。2007年8月,江南污水处理厂一期24万m3/日工程建成投产,南宁市拥有了广西最大的污水处理厂。经过10多年发展,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建成埌东污水处理厂二、三期工程,江南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武鸣县污水处理厂、马山县污水处理厂、上林县污水处理厂、宾阳县污水处理厂、横县污水处理厂等7座污水处理厂,在建的污水处理厂有五象污水处理厂和三塘污水处理厂。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8万立方米,基本建立了南宁市建成区主干管污水收集系统,目前南宁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了85%以上,迈入了全国生活污水处理先进城市行列。
埌东污水处理厂厂长丘梅说,2000年,埌东污水处理厂一期10万m3/日工程建成投产,自己也在同年进入污水处理厂工作,而2000年的埌东污水处理厂是南宁市拥有的第一座污水处理厂。而在2007年,南宁的污水处理能力又有了新的跨越:江南污水处理厂一期24万m3/日工程建成投产,其成为了广西最大的污水处理厂。
随着“中国水城”项目的一一建成,目前南宁的城市水体环境明显改善,防洪排涝能力大大提高,人文要素与自然风貌良好融合,而南宁市民与这座水城城水共生、人水和谐都离不开一个个有着先进工艺技术的污水处理厂,正是每一个污水处理厂的工人辛勤劳作,才让我们的城市更亲水、更宜居。
兴水惠民 邕城水流入千万家
作为中流砥柱,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本着“服务市民、奉献社会”的服务宗旨,公司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三遥”供水调度系统,经过多次升级改造,目前可随时了解各水厂、加压站的运行参数和管网压力等信息,实现科学调度。
图为埌东污水处理厂 记者李慧婷 摄
首先引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使生产经营管理逐步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建立严密的水质“三级检测”制度,配备了地下管线磁探仪、管道泄漏监测定位系统等先进的听漏仪器和水下切割机、热熔对接焊机等修漏设备,提高了管网爆漏抢修效率。目前公司水质检测能力已由原来的65项增加到218项,自来水水质综合合格率优于国家标准。
在科技创新方面,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供水调度和供水管网管理都应用了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化管理,供水抢修效率大大提升。
在服务方面,自行研发了收费管理系统,自来水收费与多家银行、邮政局营业网点联网,用户可以通过银行代扣、网上银行等第三方平台轻松付费;成立客服中心,用户用水报装实行一站式服务;设立“96332”供水服务热线,同时对供水服务热线系统进行了升级,拓展了用户在线排队等待提醒、水厂调度指令工单等功能。经过努力,公司的用户满意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经过80年的发展,截止目前,南宁共有供水企业三家,共13座自来水厂,总供水能力139万m3/d。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拥有8座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达129万立方米,供水业务在南宁市占有绝对的市场地位。
从肩挑河水到自来水走进千万家,南宁的水文化、水应用实现了赶超跨越,每一个水务工作人员都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为“中国水城”添砖加瓦,铸就了邕城水历史上浓墨重彩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