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歌越唱大路越宽阔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广西民歌背后的故事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李湘萍
★编者按
这片热土被誉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这个舞台坚守民歌的定位,执著于对民歌的传承、汇聚、创新和弘扬——17年来,一批具有广西民族音乐特色、凸显壮乡民歌韵味的广西新民歌,一批在广西本土成长起来的歌手,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出发,传扬世界,展示了一座城的文化底蕴、彰显了文化盛会的特色。这些歌、这些人、这段情,让人回味无穷……
大地飞歌/给民歌穿上时装
“给民歌穿上时装”是1999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最大胆的艺术构想。这一理想的构筑过程,让首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高扬“民族歌曲流行化”的这面大旗拥有了真正鲜活的生命和确切扎实的诠释。开幕式主题曲《大地飞歌》,经由宋祖英一朝唱响,便飞腾了整整17个年头,时至今日仍传唱不衰,堪称经典。
犹记得《大地飞歌》的曲作者徐沛东曾这样评价首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起点非常高,真正站在国际的起点,具有时代性、国际性。整台晚会体现了一种朝气蓬勃的风格,充满新意,令人振奋。”他在创作《大地飞歌》时,吸收了很多元素,不拘泥于一个地区的一种风格,汲取了广西的山歌调,用技巧串起来,“小歌大作”——整首歌很简单很小,但做得大气,既有群众性,又有艺术性。
《大地飞歌》的词作者郑南,则是被壮乡首府南宁,这个民歌汇聚如海的地方,这座充满民歌情怀的城市,深深感染。郑南对广西一直心生向往,因为广西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是音乐人都想去的地方。当他接到前往南宁采风,为民歌节创作新歌曲的邀约时,欣然应约。短短的几天采风时间,他感受到了南宁人民的热情,感受到了壮族山歌文化的魅力,特别是壮乡那红红的荔枝,一下子打动了他,让他的灵感喷薄而出。犹恐灵感跑掉,采风结束时,郑南没有立即离开南宁,而是独自继续留在宾馆,连续几天时间没有离开房间,一口气写下十余首歌词,包括《大地飞歌》《红豆红》《壮家山歌》等。
“牡丹开了唱花歌,荔枝红了唱甜歌,唱起那欢歌友谊长,哎——长过了刘三姐门前那条河……”朗朗上口的歌词,动人心弦的旋律,《大地飞歌》领着广西民歌一路高唱,欢快地敲开了世纪之门,迎来了新民歌的新天地。
田间寻歌/将民歌带出阡陌
老歌新唱,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一个重要标签,是民歌“时装”的外在表现。但不管这件“时装”如何变幻,其“新”一定是在传承、弘扬传统民歌文化基础上的创新,其“根”仍是深扎现实生活、融入民间大众血脉的原生态文化。
一直关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了解广西民歌的观众,不会忽略“范西姆”这个名字。这位广西著名民族音乐学家,从1999年第一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始,在多届民歌节上,为开幕式晚会创编了多首歌曲,比如女声独唱《壮乡美》、重唱《三月木棉红绯绯》、女声小组唱《踢沙情》、男声小组唱《毛南山歌比星多》等,这些采撷壮族、京族、毛南族优秀民歌素材,注入现代意识加工改编成的新民歌,既有本土韵味,又具时代气息,好唱好听。
高高飞扬的民歌,总被一根细细的线牵引着,其中一头就拴在音乐家丈量大地的脚上。范西姆用几十年的时间,走遍了广西77个县上千个自然屯,搜集了2000多首民歌,是他首次发现壮族三声部民歌,编撰了两部数百万字的广西民歌和民间艺术百科志书,将几千年来散落在广西民间的无形的精神遗产变为有形的文化财富。
弯弯采风歌圩路上,范西姆尝尽酸甜苦辣,有时甚至险象环生。以往许多民歌高手都住在边远的村寨,交通不便。可范西姆常常扛起15公斤重的录音机,挎着简单的行李,就步行上路了。有一次,他顺路搭坐的拖拉机翻车了,整个车摔成了一堆烂铁,死里逃生后,他捡起一块拖拉机碎片遮挡大雨,跑回了村子。即便如此,范西姆也没有停下采集鲜活民歌素材的脚步。
有了音乐家们的执著努力,更多质朴如泥、极具原生态特色的乡土之音,蜕变成优雅民歌从民间走来,走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大舞台——
那坡黑衣壮“尼的呀”合唱团的女声多声部合唱《黑衣壮歌》,穿越时空,穿透心灵,悠扬如竹下风;“无指挥、无伴奏的复调式多声部合唱音乐”侗族《蝉歌》,宛若山野中奔流的清溪,时而高昂浑厚时而婉转幽回;天琴弹唱《唱天谣》,摄人心魄的清唱,以乐器天琴来伴奏,显得无比灵动、欢快,别有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