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着力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新门户新枢纽

发布时间: 2016-11-18 |来源: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 沈晔

2 转型升级,产业发力

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鹏:广西在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必须牢牢抓住产业这个核心,瞄准产业创新、智能、绿色、循环四个基本方向,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经过多年努力,广西新型工业化取得长足进步,工业占全区GDP约40%,贡献了约46%的财政收入,支撑全区约40%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带动全区70%以上的就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至50%左右,工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为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当前,广西产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是人才储备和科技创新资源短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资源要素日趋紧缺等。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广西产业转型升级。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全面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三是立足开放开发促转型升级;四是建设高水准的协同创新平台;五是务实创新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六是加强技改提速提质,实施精品创造计划;七是着力推进“互联网+制造”融合发展。

广西师范学院教授黄锡富:产业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优化离不开具有自身特色优势产业的做大做强。既要从广西实际出发,也要紧紧结合“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扶持广西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广西特色优势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优化广西产业结构,增强广西经济实力,促进广西经济持续发展。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做大做强广西特色优势产业,包括大力扶持和发展特色种植加工优势产业,继续巩固和发展已经形成的优势制造业,扶持发展新兴产业,继续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会展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

促进广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思路应是:第一产业注重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并使之规模化、科学化发展;第二产业要加快发展已有优势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适度推进规模经济;第三产业是继续围绕大通道发展流通产业、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等。做大做强广西特色产业,要突出区域特色,强化已有的基础,增大广西工业总量及其运行质量,同时紧紧结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发展科学技术等,推动广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广西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朱汝胜:基础设施直接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一带一路”沿线省区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包括广西在内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要抓住机遇,首要的问题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带一路”战略迫切的要求下,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从“一带一路”经济带沿线省份发展水平来看,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中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处于明显的非平衡阶段,“一路”沿线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而“一带”沿线地区基础设施仍然落后,制约了该区域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

基于上述情况,包括广西在内的沿线省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应把握几条:第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调作用之下,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有针对性地调整投入力度;第二,充分考虑区域间的空间依赖性,将不同对象的异质性特征与相关政策有机结合,推进西北、西南地区与东部沿线地区的地理空间联系与互动,进一步完善与合理化链接彼此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积极作用;第三,提高西北、西南地区区域开放的层次,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内外沿线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佘伯明:从广西的区位特点来说,发展会展业是产业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优势资源,构建以东博会为核心的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展会群,对做大做优做强广西会展产业,对于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广西应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打造东博会升级版,做优做强会展产业。“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广西面向东盟的现代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机遇、新路径。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广西应尽快加快会展业创新改革,提升会展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会展渠道和会展效应,推进与东盟各国在互联互通、贸易、金融、人文交流、生态保护、海商、海防和机制保障等方面的合作,形成海陆双线相辅相成、互相支撑的立体化协同创新模式。

     1   2   3   4   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