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博会:从服务区域经济一体化向全球化挺进
9月15日,为期4天的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中国南宁落下帷幕。
期间,共举办了36场高层论坛。与会各国政要、企业家和学者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发展等主题展开交流。
东博会与峰会正从服务“10+1”向服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一带一路”转变,并向服务经济全球化拓展,推动中国与东盟建设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
“一带”遇见“一路”合作区域不断拓宽
在本届东博会上,哈萨克斯坦作为首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出任特邀合作伙伴,与东盟10国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相遇广西。
“一带”遇见“一路”,带给人们无限遐想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丁向群说,哈萨克斯坦是连通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广西与哈萨克斯坦可以共同推动南向通道向中亚、欧洲延伸,使之成为中哈战略对接的大通道,以及商贸物流、国际产能合作和人文交流的大通道。
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部副部长哈伊洛夫在东博会上描绘了中哈交通物流合作愿景:“我们不仅要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之间,更要在欧洲与亚洲之间构建起现代化交通体系。”
不仅是哈萨克斯坦,在东博会“一带一路”专题展区,南亚的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巴基斯坦,以及非洲的埃及等国家也组团参展。这些国家的客商希望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中国在贸易、旅游、文化方面实现全方位合作和交流。
“一带一路”建设是贯穿本届东博会的热门话题,在各大论坛上,与会政要、企业家和学者纷纷对“一带一路”建言献策,共建“一带一路”正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新亮点。
携手“南向通道”建设多维度打通大动脉
区域合作,交通先行。设施联通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点领域。
以广西钦州为核心基地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成立于2013年。13日举行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工作会议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说,合作网络得到了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等东盟国家的积极响应,覆盖面越来越广。目前,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工作机制已经初步建立。海上航线不断加密,中国港口至东盟国家港口班轮航线已超过150条。
港口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多维度打通交通大动脉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本届东博会上,中新互联互通的“南向通道”成为与会国家关注的热点。
“南向通道”由重庆经广西连通新加坡,向北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南半岛。与会人士认为,“南向通道”由交通走廊带动经济走廊的合作,将成为合作网络多式联运的新典范。
在东博会期间举办的首届南向通道生鲜冷链物流发展论坛上,120多名来自中国和东盟的企业代表探讨了南向通道建设推动冷链物流发展的作用。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昆说,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合作网络建设已经由初创期向发展期迈进。随着重点合作领域加快推进,合作网络化愿景为行动,从共识走向实践,将为全方位合作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向全球化挺进更具“国际范”
东博会,不仅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盛会。在本届东博会上,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伊朗、埃及和加纳等多国机构和商家纷纷参展,东博会正通过机制创新加速打造“升级版”。
参加本届东博会的区域外国家人士增多,一些外国商家能够用普通话介绍本国商品,并能熟练使用微信或支付宝接受付款。
在“国际展区”,韩国的化妆品、澳大利亚的蜂蜜和尼泊尔的羊绒丝巾披肩受欢迎。一名巴基斯坦青年在展台前推销手工毛毯,虽然一张毛毯价格高达3.5万元,但已卖出好几张。
参展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广州代表处工作人员黎伟君说,7年前,她首次参加东博会,大多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商品,其他国家很少参展。如今有了明显变化,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参与进来。
展会期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办论坛活动,英国举办中英共建“一带一路”商业合作机遇分享会,澳大利亚、斯里兰卡、波兰、乌干达等更多区域外国家举办经贸促进活动。
区域外国家的积极参与、国际元素的增加、全球目光的注视,印证着东博会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提升。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说,东博会促进中国和东盟同世界其他经济体的交流合作,提升了中国与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的影响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