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互联网+"思维助力脱贫攻坚 土货搭电商快车找销路

发布时间: 2018-11-30 |来源: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 |作者: 彭媛媛 苏科华 |责任编辑: 刘静

武鸣沃柑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资料图片)

兴宁区三塘镇那笔村无花果基地工作人员打包无花果,准备通过互联网途径对外销售(资料图片)

  农民田间地头出产的“土货”通过一根网线的串联,与供应商、消费者、大宗商贸批发等关系直接对接,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在给农民增收的同时,也解决长期困扰和制约农村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

  近年来,利用“互联网+”助力贫困村的发展,已成为打响脱贫攻坚战役的解决方案之一。如何搭乘电子商务这趟快车,南宁“互联网+”扶贫工程各县区开发区都有着自己的新亮点。

  截至今年8月,南宁“互联网+”扶贫工程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计划项目数623个,累计完工578个;计划投资895.2万元,完成投资851万元。这将大大有效提升全市贫困村农村电子商务覆盖率,让更多的贫困村镇搭乘电商快车走上致富之路。

  武鸣区“壮乡网圩”产业联盟力量大

  “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万变的资讯,科技技术力量更带来多种多样服务平台。武鸣区深化“党旗领航·电商扶贫”行动,探索打造独具壮乡特色的电商服务平台、电商服务体系和电商扶贫产业,整合培训、平台、产品、物流、品牌等资源,实施“五位一体”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壮乡网圩”产业园电商扶贫模式。

  “壮乡网圩”产业联盟是由本土电商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植户、贫困村等260多个市场主体加入而形成。“壮乡网圩”电商平台,在城区范围内打造“产供销一体化”和“跨地域、O2O(线上线下)、联盟式”发展的“党旗领航·电商扶贫”壮乡网圩产业园,打造“品牌扶贫”产业基地,助力打造了“武鸣沃柑”“武鸣火龙果”“府城古法红糖”等一批“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品牌,促进武鸣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发展。

  同时,依托城区两新组织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壮乡网圩”已建成武鸣电商协会、电商运营中心、电商物流中心、产品设计包装中心、电商创客孵化中心“一会四中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武鸣电商产业链互动联合协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设“第一书记产业园”“壮乡网圩武鸣特产O2O展销中心”,并完善13个镇、219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网络,引导电商企业不断提升“壮乡网圩”电商服务平台。

  服务贫困村百姓促销售的同时,武鸣区还推进实施“农村创客培育计划”。例如,依托“壮乡网圩”平台,2016年以来对贫困村干部、返乡创业青年、种养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村电商从业人员进行5期电子商务培训,培训电商骨干460人次;建成沃柑产业联合会,吸引560多个种植经营户成为会员,树立23家电商行业领航企业、基地,引导打造“壮乡网圩”“大方农场”“南方果仓”等6支农村电商领军团队。

  那笔村无花果搭乘电商快车找销路

  有的村镇是建电商平台帮助村民找到销售出路,有的则是“线上线下”一网打尽的多模式结合的电商快消模式。

  在兴宁区三塘镇那笔村,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委村干调查了解到,广西种植无花果的比较少,甚至有不少市民不认识和没吃过无花果。他们从中看到了商机,引进农业公司合作,成立南宁市长寿仙无花果种植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贫苦户+农户”模式,种植无花果100亩。

  2016年,那笔村无花果亩产量200斤,2017年亩产量300斤,2018年亩产量500斤,产量逐年提高。有了产量,如何解决销路产生经济效益?在那笔村第一书记黄晓敏看来,只有搭乘电商快车才最有效解决销路。为此,他们在集思广益之下采取了多种销售模式。

  例如,寻找固定渠道与当地连锁超市合作,与海吉星批发商合作,每日销售无花果400斤;与南宁市15家水果超市合作,由超市通过微信接单,无花果合作社定期送货,平均每日销售量200斤。

  为了保证配送质量,那笔村申请了自治区供销社及自治区财政厅地头冷库项目,获批22万元补助建设了地头冷库,用于储存无花果,确保无花果新鲜度。同时,通过“第一书记”牵线,与南宁邮政快递洽谈,保证产品及时派送,节约人力、物力。对区外的订单,则洽谈顺丰快递合作,保证果品优质快速到达顾客手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电商销售,无花果销售收入大大增加,2017年那笔村委入股46.87万元,固定分红8%,分红收入2.6万元,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为了提高贫困户产业覆盖率,增加年均纯收入,那笔村计划今年底让贫困户39户116人参与种植无花果,预计每人年均纯收入增加144元。人口多的贫困户最多可以增收600元,大大提高收入。

  此外,电商快车还带来了就业岗位。那笔村每日固定聘请村民10人进行无花果打包发货工作,切实提高村民收入。

  邕宁区农村淘宝去年成交超2000万元

  南宁很多贫困村有着丰富的农产品、优良的旅游和民俗文化资源,只是一直面临着“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困境。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南宁不缺产品,不缺大农业,缺的是渠道、是品牌。

  改变困境契机源于2016年,在横县召开的全区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大会。会上,自治区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县域电商建设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南宁市的西乡塘区、邕宁区、横县位列其中。

  从此,南宁各县区的农村兴起一个扶贫热词——“农村淘宝”,招募农村淘宝店主成了网红招募。而这个“淘宝”能淘到什么宝?

  简而言之,即通过利用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平台,发挥电子商务优势,突破物流和信息流瓶颈,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动,推动广西本土企业走出去,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在这场“农村淘宝”项目的建设中,邕宁区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服务中心于2017年1月正式运营,菜鸟物流进驻邕宁区农村淘宝服务中心。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邕宁区“农村淘宝”项目建成电商服务站51个,其中全职村级服务站27个,村淘服务分站24个,各乡镇均有覆盖,服务站覆盖率达36.5%。

  最终,“农村淘宝”将实现乡镇有电子商务工作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村民通过电子商务就能购买生产生活资料,也能让当地企业在淘宝平台上销售特色产品,让农村生活变得更便捷、更美好。

  据阿里巴巴反馈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邕宁区农村淘宝项目线上成交额2000多万元,服务订单超过30万单,二段物流累计免费派送超过36万个包裹进村,平均每天每个村点服务村民32单左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