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南宁市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发布时间: 2019-06-03 |来源: 南宁云—南宁日报 |作者: 杨静 |责任编辑: 刘静

南宁市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让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持续能致富”

我市通过多渠道多元化保障搬迁群众收入,使搬迁群众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图为搬迁群众在马山县乔利乡苏博工业园扶贫车间里工作。记者梁枫摄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以来,南宁市始终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同步谋划。记者近日从市扶贫办获悉,今年南宁市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持续能致富”。

后续扶持工作有序推进

南宁市“十三五”时期计划建设住房15318套,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2302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市竣工住房15401套,住房竣工率100.54%,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2302人,搬迁入住率100%,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及搬迁入住目标任务。为保障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持续能致富”,目前各县区正有序推进后续扶持工作,扶持搬迁户发展产业项目或转移就业、自主创业等,确保搬迁家庭至少有1个劳动力能够稳定就业、稳定增收。

南宁市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县区均已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实施方案。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已完成明白卡公示(发放)15297户6297人,按照“一户一策”“一户一帮”“一户一档”的“三个一”帮扶措施,与搬迁户100%签订了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协议、培训协议(属于社会保障兜底不需签订协议的有151户569人),已参加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有1266户1654人,已参加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的有1959户2079人。在安置点已安排帮扶联系人11302人。已编制录入后续扶持到户花名册有14238户57765人。全市后续扶持资金投入共32132.67万元。

多渠道多元化保障收入

在马山县苏博工业园里,贫困户吴容亮正在广西博禄德电子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忙碌。她去年底从加方乡搬进苏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红旗湖社区,并顺利进入扶贫车间务工,每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这份工作让我感到日子更有奔头了。”吴容亮说。

要使搬迁群众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保障搬迁群众的经济收入是关键。南宁市通过发展特色农林业、发展劳务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安置地物业经济等,多渠道多元化保障搬迁群众收入。

按照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产业化经营的工作思路,各县区制定了安置区产业发展规划,有序推进设施农业、设施养殖业,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农林产品,在安置点周边流转部分土地进行“微田园”项目开发,将流转的土地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搬迁贫困户进行种植,解决部分搬迁户日常蔬菜所需。截至第一季度,上林县已在4个项目安置点流转470亩土地,投资359万元,后续将对剩余4个安置点的土地进行流转完成“微田园”项目。马山县已在两个项目安置点流转140亩土地,投资50万元,其中发展“微田园”40亩、“创富田园”100亩。

各县区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搬迁户持续增收的主要途径,加大搬迁户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与用人企业的联系,为建档立卡搬迁人口转移提供优质服务,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在安置点周边创立扶贫车间。截至第一季度,隆安县完成劳动技能培训1102人,完成劳务输出2682人。今年3月陆续建设震东集中安置区农民工创业园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项目建成启用后预计可容纳就业人数3000人。

此外,各县区根据安置点实际情况,发展农副产品营销、餐饮、家政、仓储、冷链、配送等服务业,为搬迁户提供就业岗位,还将商铺、厂房、停车场等营利性物业产权量化到户到人,增加搬迁户收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