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们挺身而出。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他们冲锋在前,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活跃在抗疫一线,那些闪闪发亮的普通人,他们值得我们铭记。
01 2月1日,广西援鄂医疗队队员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区副主任医师庞静
第一次上大夜班,庞静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进行着紧张有序的工作。护目镜长时间紧紧压在鼻梁骨上,还有N95的绑带勒在皮肤上,这些都带来阵阵刺痛,在工作结束后脱下防护服时,她的面部、鼻子、耳朵都被压出了深深的压痕,有些部位甚至出现了红肿。
当温水触碰到皮肤的一刻,钻心的疼痛令她眼泪不自主的流了下来。她羞涩地问队友:“是不是不够坚强啊?”队友听到后眼泪不禁夺眶而出。那一道道伤痕,正是他们这些最美逆行者的“勋章”!
02 “我希望尽全力,护你平安!”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五象医院隔离病区
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共抗疫情
你们辛苦了,我们为你们自豪!
03 中共党员、市疾控中心主任唐驰
顾不上安葬刚刚去世的老父亲,强忍悲痛夜以继日地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作为南宁市疾控中心的主任,唐驰从春节前开始,就全身心地扑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唐驰坚信,父亲不会责怪自己的选择,只有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才是对父亲最好的告慰。
04 1月29日,广西援鄂医疗队护理组组长、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一病区副护士长朗秋燕
写给家人报平安信息:“给我家人报平安,不要说我在一线,说加班!”
记者通过唐丽安了解到,武汉的医务人员真的非常非常的忙,六点钟的时候他们还有很多很多的治疗没有做,虽然那时广西医疗队三人的眼镜全部白雾了,但是还是一直坚持到最后。
05 一对双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夫妻
苏育琳是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五象医院的一名神经内科医生,他的妻子陆美伊同样在医院就职,是一名心血管内科的主治医师。他们是一对双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夫妻。身处不同病区的他们总是各自忙碌,聚少离多。但那颗同样牵挂着病人、牵挂着彼此的心,让他们相互扶持、携手并进,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生命站岗。
随着疫情的蔓延,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五象医院被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隔离观察病人定点筛查收治医院,并开设了4个隔离病区,苏育琳主动报名成为第二批进入隔离病区的队员。
值班周期加上14天的隔离期,这意味着他们至少有21天将不能见面,这也几乎是他们结婚以来时间最长的分离。
06 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价格稽查局的老马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有些药店老板动起了歪脑筋,发国难财,一盒普通一次性外用口罩,本来5元一盒,竟然卖到了18元,为了尽快办结此案,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价格稽查局的老马已经有十多天没有休息了。
他抛下了家中大病初愈的妻子,还有90岁的行动不能自理的老父亲,马文澄和同事们一起调查取证,连续作战了十几天,只为对人民有一个交代。
07“出门了,一夜没睡,分头出门买口罩,尤其是医用的。”这是1月25日中午阿岚朋友圈更新的内容。
阿岚是南宁人,已经定居泰国清迈,在她和朋友的努力下,1月26日下午第一批8万个口罩,已经启程从泰国回国,将抵达上海,再发往武汉支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近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闻,一直牵动着阿岚的心,于是她联系了清迈当地的华人,一共8位朋友加入“爱心队伍”。
08 南宁居民自发捐款购买口罩,弘扬南宁精神
1月27日,在南宁市石埠路昌泰清华园小区,一名小朋友捐出自己的压岁钱,六七名家长捐款购买了3000个口罩,免费送给有需要的居民,特别是一些老弱居民。目前,口罩已经送出去了大约2000个。马先生表示,在非常时期大力弘扬能帮就帮的南宁精神,大家齐心协力早日战胜疫情。
09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南宁公安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坚守在岗位上,不退!
交警支队广大民警、辅警放弃休假,全天候轮班值守在各个检查站,会同卫健部门,对进出南宁机动车特别是外地来邕车辆上的驾驶人及乘客进行体温检测。
每一天,地铁公安分局民警都协助安检人员,对每位地铁进站的乘客体温进行检测。
10 疫情发生后,南宁急救医疗中心全体医务人员,都自愿取消春节休假,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踊跃报名参加,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急救转运队伍,冲锋一线,勇战疫情,有召必应,无谓生死!
南宁120所有医护人员,承受着体力和精神的双重压力,默默坚守、废寝忘食地,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谢谢,白衣天使!
11 为了保障城市干净整洁,环卫工人们依然坚守工作岗卫,用实际行动参与到战“疫”中。最大限度切断各类疾病传染源,减少病毒滋生地。为我们守护着干净整洁的南宁。
他们选择坚守岗位,走遍街头巷尾清洁、消毒,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也不退缩,用坚守和奉献温暖着这个冬天。
12 对新闻人来说,疫情就是命令,应对疫情,南宁广播电视台的媒体人。以担当体现忠诚,以实干创造实绩,与全市人民共抗疫情,共克时艰!
舍小家为大家的责任担当是媒体人的底色,此次此刻,哪里有抗击疫情的硝烟,哪里就有记者们的脚步和身影,南宁广播电视台的媒体人,广大党员一直在路上!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有时候,生活不得不为了责任让路,“愿如期而至的不止是春天,还有疫情的退散,平安的我们”。
综合来源:自南宁交警微发布、南宁急救医疗中心、南宁龙马环卫服务有限公司、广西日报、南国早报、玉林晚报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