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南宁:聚才引智强首府 创新创业“邕”未来

发布时间: 2020-11-13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综合 |责任编辑: 李鑫

聚才引智强首府创新创业“邕”未来

——南宁市搭建与海内外人才交流合作高端平台

聚才引智强首府,创新创业“邕”未来。11月12日,2020年南宁·东盟人才交流活动月开幕。

今年的人才交流活动月重磅推出在外广西籍杰出人才回乡交流系列活动、第三届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第七届南宁市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与项目对接会等18项活动,搭建起南宁与海内外人才交流合作高端平台,吸引更多海内外人才加盟南宁、融入南宁、圆梦南宁。

服务强首府人才领域更聚焦

在当天举行的开幕活动中,在外广西籍杰出人才代表、晋级第三届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的人才代表、获得2019年度“邕江计划”项目资助的人才(团队)代表共70多名高层次人才代表出席。邀请到的人才和专家所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能源材料化工等,与我市重点产业发展高度契合。

活动开幕后,第七届南宁市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与项目对接会启动。对接活动突出“全面、精准”,为人才量身定制分组对接和“一对一”对接方案。

市发展改革委、五象新区(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南宁高新区、南宁经开区、广西—东盟经开区纷纷向人才伸出求贤“橄榄枝”。根据参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所属行业特点,以及我市企事业单位的对接需求,本届对接会分别举办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能源材料化工等4个分组项目对接会,并组织人才深入有关县(区)、开发区、园区和企事业单位实地对接,进一步提高对接洽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线上加线下活动成果更凸显

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今年的活动采取“线上+线下”方式进行。

开幕活动还开通线上直播平台,为无法到场参会的海内外人才提供合作交流平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沙赫诺夫等外方合作单位代表还通过线上视频,对活动举办表示祝贺,表达加强与南宁合作的期盼和信心。

当天,来自俄罗斯、德国、意大利、马来西亚、新加坡等5个国家以及北京、广东等国内城市的14个人才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签约,包括院士2名、全球知名科技机构3个、海创大赛获奖项目6个。

吴亚杰是“新一代工业级智能处理器项目”负责人,他的研究团队致力于芯片研发工作,可为工业装置、机器人、电动汽车等提供“心脏”。他作为签约代表之一,推动项目正式落户南宁。“落户南宁有利于开拓东盟市场,我相信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他信心满满。

苏志彬带来的全降解环保包装材料项目,拿下了此次海创大赛的一等奖。他的团队研发的全降解生物材料可制成各种形态产品,能替代一次性塑料产品,如一次性餐具餐盒、纸质包装箱等,对生态环境有很大帮助和改善。“南宁的人才政策很给力,加上南宁地理位置优势,对项目很有吸引力,因此我们选择了南宁。”他说。

十二载深耕引才平台更成熟

迄今,南宁·东盟人才交流活动月已步入第十二个年头。12年持续深耕,人才交流活动月打造出了“一个品牌、三张名片”。“一个品牌”,指南宁·东盟人才交流活动月已成为南宁市站在全球视野招才引智的亮点品牌;“三张名片”,分别指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在外广西籍杰出人才回乡交流活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与项目对接会。“三张名片”让南宁从“大人才观”角度出发,推动在外广西籍杰出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和海(境)外高层次科创人才引进,将零星引才活动转变为常态化引才平台,形成了“以‘赛’选优、以‘会’促引、专项培育”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一条龙引育机制,有效打造了常态化海内外引才新平台。

一组数据体现了人才交流活动月的“品牌”效应:近年来共吸引了25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活动,全球近1300名海(境)外高层次人才参加了海创大赛,累计邀请了39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5名在外广西籍杰出人才携项目到我市对接,已促成以中国工程院欧阳平凯院士产业化项目为代表的30余个优质项目落地南宁。

(记者/杨静、杨梓晗、唐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