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实招硬招激干劲 先锋引领促发展
实招硬招激干劲先锋引领促发展
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今年1至10月,南宁市从“四个一线”提拔使用县处级干部49人,占提拔总数的98%,其中有30人来自强首府一线,以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激励全市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
把事干成、把事办好,关键在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迫切需要南宁市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担当作为、推动发展。
今年7月,南宁市在“四个一线”选人用人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出台实施《关于聚焦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选人用人、担当奖励、撑腰鼓劲和关心关爱等方面推出9条“硬核”举措,在全市上下营造担当实干的浓厚氛围,凝聚落实强首府战略的强大合力。
让攻坚克难者干 让实绩突出者上
《若干措施》明确把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作为“四个一线”选人用人的重要战场,并提出对落实强首府战略实绩突出的干部,在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上给予“三个优先”。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选好人、用对人,是对干部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南宁市考评办考试测评科科长李欣介绍说。
为激励干部在强首府的“战场”上冲锋陷阵,全市分别选派25名、45名干部到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贸试验区建设一线助推工作。
同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工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平时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市委组织部派出7个工作组,深入落实强首府战略和创城整改一线等开展担当作为情况专项调研,并派员旁听市级经济运行分析会议6次,近距离了解掌握干部担当表现和实绩情况。
如何进一步把“人”的因素激活,形成有效的激励效应?《若干措施》不仅要让能者上,更强调要庸者下、劣者汰,要求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党政“一把手”、责任领导和存在突出问题的干部进行重点调整,把岗位腾出来留给担当作为的干部。
今年以来,全市共对推动工作不力、工作状态不佳或涉及相关问题反映等不适宜担任现职的5名处级干部、35名科级干部进行组织调整;在市直部门开展科级干部交流任职工作,调整41名工作表现较差、干劲不足的科级及以下干部。
为担当者撑腰 让实干者得实惠
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如何让干部在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中大胆干、大胆闯、大胆试?
南宁市用容错纠错的实践给出了答案。今年1至9月,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落地兑现,共对32名符合容错条件的党员干部免予处分或给予从轻、减轻处理,为90名受到诬告、错告的党员干部在一定范围内澄清或消除负面影响,向实名举报者反馈结论440件。
《若干措施》还提出要正确对待被问责、受处分以及被不实信访举报的干部,列出了对被问责、受处分且影响期满的干部重新使用的具体情形,对表现突出的还可以提拔或者进一步使用;明确要把澄清正名的结果运用到被举报干部有关评先评优、考核奖励、职务职级晋升等工作中,避免干部因不实信访举报受到影响。
如何落实“优者奖”,让实干的干部尝到“甜头”?据了解,南宁市把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任务指标考核作为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并规定在强首府战略推进过程中表现特别突出、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绩效考评结果可以直接提升一个等次。同时,完善差异化绩效奖金分配机制,重点向基层一线人员、业绩突出人员倾斜,从今年起,街道人均绩效奖励水平按所在城区(开发区)直属机关同等次人员人均标准1.1倍发放。下一步,还将开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奖励工作,让更多实干的干部得实惠。
不仅有物质上的奖励,更有精神上的激励。全市大力推荐和宣传先进典型,共有1个集体、3名个人获第四届全区“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124名表现突出的个人获2020年自治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专项奖励,营造了学习先进、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市委出台的《若干措施》从选人用人、担当奖励、关心关爱等方面推出9条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措施,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和动力。”良庆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郭剑深有感触地说。
先锋引领聚合力 亲商强企促发展
强首府必须强经济、强产业。今年以来,南宁市聚焦抓党建促营商环境优化和促民营企业发展,深入开展“先锋引领·亲商强企”大行动,通过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党建联系点工作机制,推行党组织“结对共建”,开展党建引领民营企业发展系列活动等七项措施,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机关党组织与民营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可以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游国贤举例说,该局以科技“店小二”精准服务方式,为结对企业宣传解读党建理论知识和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技术攻关、人才引进培育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并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深受企业欢迎。
市金融办组建了上市(挂牌)后备企业专家服务团队,累计深入80余家企业“一对一”剖析指导,以建立定位精准、质量良好、梯次清晰的上市后备企业方阵。“目前已确定13家为新三板培育企业、21家为上市培育企业,帮助企业少走弯路,提高企业培育精准度。”市金融办副主任侯敬万表示,今后市金融办将继续推进党建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强金融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为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截至目前,全市组织288名领导干部联系服务755家民营企业党组织,推动424个机关、国有企业党组织与669个民营企业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帮助民营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问题390多个,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前三季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组织力量。开展“先锋引领·亲商强企”大行动的做法获评全国两新党建地方创新案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