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宁新闻 县区开发区 五象新区 节庆活动 东盟经济 畅游绿城

“邕”有未来丨南宁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六强”稳中向好

时间:2020-12-04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刘静

2020年即将落幕,南宁市今年以来深入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按照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中强工业、强创新、强金融、强枢纽、强开放、强治理等“六强”工作要求,克难攻坚、担当作为,拿出非常之策、使出非常之力、推出非常之举,扎实推动强首府战略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强工业:持续抓工业补短板释放出重要能量

强首府关键在于强产业,强产业核心在强工业。今年以来,南宁市高新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强工业不断迈出新步伐:前三季度多项工业经济指标创下两年半以来新高。1—9月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86.98亿元,同比增长27.3%,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51亿元,同比增长16.5%;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上升至78.35%,产业集聚度提高,为助力首府持续抓工业补短板释放出重要能量。南宁着力推进总投资超千亿元的75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1~9月,新引进工业项目231个,总投资额约971亿元。

强创新:创新促进工业发展

强工业离不开强创新,创新促进工业发展。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份,南宁·中关村从京津冀、粤港澳、长江三角洲累计引进及本土培育325家高科技企业,其中3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规模以上企业和3家广西瞪羚企业及5家广西、南宁瞪羚培育入库企业,新三板挂牌3家,累计取得650余项知识产权。尤为令人振奋的是,今年1—9月,南宁·中关村营业收入达63.57亿元,预计本年南宁·中关村入驻企业整体营收将达到100亿元。

同时,南宁·中关村科技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科技广场、联东U谷南宁高新科技创新谷等项目均在有序建设中,并已陆续签约计划入驻产业项目,示范带动效应有望进一步显现。截至目前,南宁·中关村已引进行业重点企业100家,入驻孵化创新团队208家。

高科技创新人才纷纷落户南宁,是南宁市打造“强创新”的一个缩影。以南宁·中关村为例,该基地大力引进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引进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培育及引进6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名“万人计划”专家、3名“八桂学者”和19名南宁市高层次人才,与广西3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累计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8500余名。

强金融:数看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的力量

南宁市不断拓宽开放合作的领域,将“强金融”作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重要一环,目前全市共有4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47家保险机构、27家证券分公司,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企业入驻了10家、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入驻了63家,截至10月底,中国-东盟金融城年内新增金融机构(企业)87家、累计达147家,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等一批重大项目和开放平台落地;今年前三季度,南宁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8%,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区2.1、0.8个百分点。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建设初见成效,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东盟保险服务中心等入驻,2019年,南宁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663.11亿元,同比增长224.34%,2019年南宁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是2015年的2.8倍;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形成金融创新事项达70项,金融创新指数在第四批的19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中排名第2位,累计新增企业7388家;南宁市累计筹建数字经济项目103个,完成投资313.49亿元,建设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广投数字经济示范基地等产业园区。“中国-东盟跨境金融改革创新”入选“2019~2020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截至今年10月31日,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量约3000万单。南宁全市金融总量不断扩大,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连续2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1~9月,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4%。

强枢纽:交通版图日益完善,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交通对生产要素的流动、城镇体系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年来,朝着“全面建设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和物流枢纽”目标不断奋进,南宁交通版图日益完善,枢纽地位日益凸显,为强首府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年,南宁市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47个,1-10月,累计完成投资240.49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85.34%。其中,贵南高铁、南崇城际铁路、南玉城际铁路3个铁路项目完成投资62.05亿元,投资完成率达90.44%。“公铁空”建设齐头并进,为南宁串起了一条条运输“大动脉”,使南宁真正融入国家经济发展脉络,让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了从“通”到“畅”的飞跃发展。

近日,广西实施强首府战略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发布会释放了大量重要信息,下一步,南宁将大力抓好“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以南宁站、南宁东站、五象站为主客运枢纽,规划布局13个左右市域枢纽。一幅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正通过交通枢纽的建设,逐步展开。可以预见,全面实施交通强省战略,交通发展,必能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提供坚实的枢纽支撑。

强开放:开放创造更多商机,收获更多成果

近年来,南宁发展迅猛,尤其是“南宁渠道”作用日益凸显,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去年底,南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一份重磅文件——《中共南宁市委员会、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实施意见》,打响了“强首府战略”第一枪。在这份实施意见中,“全方位对外开放”重点着墨——2025年南宁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500亿元、2035年把南宁建成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大都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枢纽城市等布局令人期待,催人奋进。“南宁渠道”也体现出南宁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落地、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打造“数字丝绸之路”等,“南宁渠道”影响力进一步彰显。在“强开放”上,南宁将持续加强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打造全方位、立体化、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体;有效发挥在智慧城市、5G、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加快与东盟国家的信息技术合作,创造更多商机,收获更多成果。

强治理:生态治理打造绿水青山

治水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水绿融合是广西南宁的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的特色之一,2018年以来,南宁市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项目12个,已有7个提前通水运行;基本完成建成区市政道路排水管网普查,完成市政污水管道断头管整治。狠下决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长效治理,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黑臭水消失,古老的母亲河焕发新的活力,“百里秀美邕江”格局初显。如今,邕江航道全线常年可通1000吨级船队,达到Ⅲ级航道标准。

在生态治理中,南宁市统筹协调,高位推进“美丽南宁”乡村建设活动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勇于探索创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最大限度释放农村发展潜能,打造了一大批有特色、亮点的村屯。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累计建成市级生态宜居特色小(城)镇6个、在建2个。经整合资金、自主创建并获市级认定的生态宜居特色小(城)镇34个(美丽宜居型6个、产业发展型18个、全域旅游型9个、生态宜居型1个),市级生态宜居示范村83个、生态宜居提质升级村屯369个(其中生态宜居型312个、乡土特色型44个、民俗民居型4个、绿色示范型9个),基本整治型村屯1053个。通过示范创建打造,大力发展生态种植业、生态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给美丽乡村注入生产力和竞争力,增强示范村的“造血”功能,使示范创建工作成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驱动引擎。

美丽蓝图已绘就,众志成城著华章。2021年,南宁市将始终坚持把“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作为加快建设壮美广西的重要举措,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奏响新时代首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绚丽乐章。

(责任编辑:刘静)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