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邕宁区:农业示范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 2020-12-08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杨静 覃捷 |责任编辑: 李鑫

 

记者从12月7日召开的邕宁区“聚焦强首府战略,强化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邕宁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农业各项工作,大力开展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提档升级行动,不断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重要支撑,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

今年,邕宁区完成30个粮食产量提升示范点建设,粮食种植超14万亩。抓实“菜篮子”农产品生产,1—10月蔬菜产值同比增长4.3%,家禽产值同比增长13.9%,实现第一产业产值超10亿元,同比增长3.5%。

农业示范区提档升级

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牛鼻子”。邕宁区紧紧抓住“牛鼻子”,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邕宁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2018—2020年)三年行动方案》,层层落实责任。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公司,对各个农业示范区的发展路径、产业定位、建设风格、景观点缀进行全方位的论证、设计、规划,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各农业示范区的建设规划。同时,整合各部门资源,形成合力推动示范区建设和产业发展。

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不断提档升级。截至目前,邕宁区累计整合资金11.78亿元,创建103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其中,邕宁区一遍天原种猪产业示范区为自治区级五星级核心示范区,香流溪热带水果产业示范区为自治区级四星级核心示范区,邕宁坛里沃柑产业示范区、邕宁区告祥时宜桑蚕产业示范区为自治区级三星级核心示范区。此外,还有市县级示范区10个,乡级示范园16个,村级示范点73个。

“邕宁自造”品牌更加响亮

邕宁区大力实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提档升级行动,进一步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一村一品”发展格局逐步显现,形成水果、淮山、桑蚕、家禽、生猪等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

深入推进农产品品牌提升工程,走品牌强农发展道路。邕宁区通过推广“品牌+基地”建设模式,打造了13个产业特色鲜明、规模效益突出、服务体系完善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快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步伐,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推介会、引进电商企业助力线上销售等方式,不断扩大邕宁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截至目前,邕宁区“那楼淮山”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桂柑”沃柑、“红振企”火龙果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入选广西农业品牌目录,“稻源香”大米入选广西名优富硒产品,桂柑公司入选广西农业企业品牌目录;“百济芝麻鸭”已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申请地理标志保护,正待开展下一步评审认定;累计无公害产品认证数量达20个。

农业全产业链“加速跑”

邕宁区积极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道路,发展以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单元,示范区内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化联合体。如坛里沃柑产业示范区依托广西南宁市桂柑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沃柑等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已带动200多户农户及合作社种植沃柑1000多亩,户均增加收入9500元/年。

邕宁区还突出抓好农产品初加工建设,近几年先后建成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冷藏库18座,新增储藏能力1160吨。努力提升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建成桂柑公司八鲤果品采后处理中心、振企采后处理中心和千农万园采后处理中心。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引进加工企业,推动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升农业价值。如那楼镇三江村依托桑蚕优势产业,积极拓展延伸上下游产业,引进时宜农业公司和桑蚕加工企业广西桂合集团,构建从桑蚕种养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动种桑养蚕产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