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建自贸高质量发展 强五象“形实魂”兼备
建自贸高质量发展强五象“形实魂”兼备
——五象新区在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中走在前作表率
夜色下的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灯火通明。见习记者黄红锦摄
▲中国—东盟金融城建设初见成效,吸引众多大企业入驻。记者黄维业摄
五象新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图为南宁市图书馆新馆。记者潘浩摄
五象新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图为南宁市图书馆新馆。记者潘浩摄
实施强首府战略,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在坚持“六强”的基础上,提出了“强五象新区”,以“6+1”强力推动强首府战略全面落实。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宁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举全市之力持续推动五象新区加快建设,让“再造一个新南宁”从蓝图走向现实。
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五象新区始终按照“再造一个新南宁”的要求,抢抓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多重叠加的发展机遇,创造和发挥比较优势,围绕“六稳”工作,落实强首府“六强”措施,加快集聚产业要素,全面深化产城融合,培育发展新经济新业态,突出“形、实、魂”,增强承载力和辐射力,推动五象新区成为政策的洼地,人才、资金等各类要素集聚的高地,在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中走在前作表率。
规划之“形”
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紧邻邕江之畔、与青秀山隔江相望,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宛如碧水中托起的3座白色山峰,艺术气息扑面而来;沿着平乐大道一路向南前行,以高端服务业为龙头的中国—东盟金融城崭露芳容,五象总部大厦、GIG国际金融资本中心、太平金融大厦等高楼大厦挺拔而立,展现现代都市的活力;来到五象湖公园,移步换景中城市与生态和谐共生之美尽收眼底……内容鲜明的分区板块,日益完善的配套设施,无不彰显五象新区统筹抓好城市规划建设这一“形”所展现出的新成效、新面貌、新形象。
根据五象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新区空间布局为“一带一轴两心三板块六分区”——滨江多功能公共设施服务带;南北向发展轴;核心区中部市级商业商务中心及龙岗商业商务中心;整个新区由北向南划分为生活、产业、旅游三个板块;在沿江的生活板块中设置行政商务、文体健康、生态商务三个分区;在产业板块中设置信息港产业、现代产业两个分区;那马地区环境优美,设置生态旅游分区。
在去年底印发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强首府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将加快五象新区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中共南宁市委员会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实施意见》紧随其后,也明确提出加快推动五象新区高质量发展。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高点定位,加快新区规划建设,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努力建设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将五象新区打造成为广西改革开放创新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示范区。
五象新区强,才能带动首府南宁全方位强。五象新区始终坚持高水平规划,不断完善新区规划体系,深入研究和完善规划布局,着力推动新区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不断提升承载能力和宜居水平,全力以赴推动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在全市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中走在前作表率。数据显示,自五象新区开发建设以来,累计完成投资超3200亿元;“十三五”以来主要指标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增长。今年1—11月,五象新区在疫情影响下完成投资近539.47亿元,同比增长16%,连续7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3.7%。
五象新区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让入驻的世界500强企业充满信心。“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及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推进之下,五象新区正日渐从一纸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品质人居、繁华商业、高端商务集群、生态新城、产业高地等让五象新区被社会各界所期待。”绿地香港广西公司副总经理伍一鸣表示,未来,绿地将引入集团多元化的产业资源和创新模式,以五象新区为建设基地,助推中国—东盟新一轮对外开放、交流、合作,促进南宁市乃至广西产业升级。
产业之“实”
跨入产业集聚、产城融合新阶段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多重对外开放平台落地,叠加汇聚成助推五象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能。
——以高端服务业为龙头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初具雏形,现代金融产业集聚形成。南宁核心区空间布局基本完成,总建筑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117栋高层单体建筑已完成封顶101栋,到今年底,累计竣工投入使用楼宇将达70%。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东盟保险服务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广西服务基地、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广西基地、广西(南宁)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等重点金融项目相继落地,截至11月底,中国—东盟金融城累计落户各类金融机构(企业)157家,其中2020年新增97家。
——以数字产业为核心的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加快发展。目前集聚了广投数字经济示范基地、中国—东盟地理与卫星应用产业园等园区,华为、阿里巴巴、腾讯、联想、蚂蚁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陆续入驻,浪潮设立总部机构,推动中国移动(广西)数据中心、中国电信东盟国际信息园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浪潮集团东盟运营总部(云创谷)等数字经济产业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截至今年11月底,五象核心区55个项目中,已完成25个、在建17个,数字经济高地加速成型。
——以新兴产业园为载体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新区发展新动能。新兴产业园重点发展以铝精深加工、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已引进天际新能源汽车、广西申龙汽车、南南铝业、南宁中车、国人通信等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效益高的新兴工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园区工业经济已成为支撑五象新区发展的产业基地和南宁工业发展的新空间。
五象新区加快集聚产业要素,全面深化产城融合,培育发展新经济新业态,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慕名来聚:截至11月底,五象新区累计入驻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10个、世界500强企业35家、国内500强企业28家。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建设走在前列,今年截至12月10日,新增企业数6263家,超额完成自治区指挥部下达的3500家年度任务,五象新区已成为知名企业入驻、新兴产业集聚的投资热土。
文化之“魂”
城市配套完善承载能力提升
举全区之力“建设五象新区,再造一个新南宁”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更是承载着全市人民建设更加宜业宜居城市的热切期盼。五象新区始终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市发展规划,让现代生态宜居城市与优秀历史文化交相辉映,一个智慧便捷绿色的“五象生活文化圈”正逐步形成,让百姓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交通出行四通八达,区域网络日益便利。“七纵四横”主干路网建成,高速直达吴圩国际机场,地铁线贯穿核心区,形成“核心区—机场—高铁站”30分钟交通圈,一个由道路公交、轨道交通、跨江桥梁、快速公交、高速公(铁)路交通以及生态人行交通构成的五象立体综合交通体系逐渐成型,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优质教育资源云集,医疗设施不断完善。实现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全覆盖,一批全区知名学校的五象校区以及新区第一、第二、第三实验小学等建成招生,累计建成31所中小学校;新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换档提速,三甲医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建成启用,广西医科大学东盟国际口腔医学院等4家三甲医院项目加快建设。
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便民设施硬件提升。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广西新媒体中心、南宁市博物馆、南宁市图书馆等一批大型文体公建项目相继落成,江湾派出所、蟠龙东邻里中心等一批便民设施投入使用,南宁宜家家居商场预计明年8月开业。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文品质展现魅力。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新区新建民用建筑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南宁园博园、中央公园、阳峰路公园等陆续落成,打造道路绿化、街头绿地的绿地系统,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邕江南岸整治成效显著,“江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沿江风貌美不胜收。
人才洼地效应显现,营造良好就业环境。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于9月9日正式成立并顺利开学,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五象校区建设工作正加快推进,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培育输出更多金融人才。在五象新区核心位置配备高层次金融人才公寓,打造一流人才服务新高地。
“从无到有,我见证了一座宜居新区的诞生。”家住五象湖片区的市民朱剑婷认为,五象新区在提升新区品质、提高综合承载力方面下足功夫,不断铸造城市的“魂”,如今这里教育医疗资源齐备,地铁3号线、4号线和2号线东延线相继开通,“把家安在五象新区充满幸福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