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五象新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改革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创新成果基本覆盖南宁片区预计为项目节省经费超4000万元
五象新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改革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五象新区推出的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改革既大大缩短了办理水保手续的时间,又节省了成本,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这里越来越优质的营商环境,让落地的重点项目跑出了‘加速度’。”连日来,看着加快建设的绿地控股集团东盟总部项目,绿地集团广西公司开发部经理梁艳称赞道。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以下简称“水保方案”)审批是每个项目开工前,企业需要办理的一项重要的行政审批事项。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打造更加便利高效的营商环境,五象新区持之以恒推动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改革,于2014年7月成功实现了水保方案审批的“零售改批发”,成为全区首例完成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的创新性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至此,五象总部基地片区内的具体建设项目不需再单独编报水保报告,简化为仅填写水土保持登记表,对应尽的水土保持工作义务与职责作出承诺报备,大大缩短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时间。
2019年8月底,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建设以来,作为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承载平台,五象新区乘势而上持续推动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改革,让区域评估范围逐步覆盖总面积达44.8平方公里的八大片区,让越来越多重大项目和市场主体享受到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
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1月20日,《五象新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应运而出、印发实施,这是全区范围内第一份针对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片区管理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审批部门以及项目业主在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工作中的有关责任和工作流程,并对水土保持监测及验收等事中事后管理作出了规定,标志着五象新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工作迈入了制度化的全新阶段,具备可操作性和可复制、可推广性,成为五象新区及南宁片区优化营商环境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
如今,五象新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改革实现了三个“极”,即用时极短、手续极简、费用极省,其区域评估范围基本实现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全覆盖,完成了创新实践制度化、复制推广,推动了政府监管模式和职能转变,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五象新区(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管委会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李屹东告诉记者,五象新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改革破解了各项目自行编报水保报告、审批手续耗时长等痛点问题,将区域评估范围内具体项目的水保手续由审批简化为承诺备案制,通过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方式对片区水土保持情况进行区域评估、编制区域评估报告,为项目业主节省了宝贵的前期工作时间和经费,“这项改革实施后惠及地块近400个,预计可为项目业主节省前期工作经费超4000万元,实现了改革红利不断向建设项目和市场主体释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