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传承保护成果 聚力非遗发展振兴——南宁市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显成效
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市围绕今年的主题“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举办一场非遗展示展销活动、一场非遗项目演出、出版一本《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录》并进行新书发布、制作一个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宣传片和举办一场非遗培训,组织非遗保护工作者、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热心非遗保护人士等,解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施行10周年。10年来,我市通过保护、传承、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非遗保护合力及分类传承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的非遗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壮族三声部民歌被称为壮族民歌“活化石”。
建章立制
布局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一盘棋”
近年来,《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壮族歌圩文化(南宁)生态保护区建设(2016—2020年)工作方案》等文件出台,形成规范引领。
壮族打榔,古称打“舂堂”,是流行于马山县古寨乡等地的民间娱乐活动。
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在强机构、优配置上持续发力,2010年原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在广西区内率先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科,2012年创造性地将具有静态研究功能的南宁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和动态展演功能的南宁市粤剧团进行整合,成立了有101个编制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通过建章立制,布局安排,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领导责任制,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一盘棋”。
夯实网
络集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两张表”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非遗记录工程,集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两张表”。
南宁市非遗普查遍及全市102个乡镇和所有村坡,累计收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大类非遗线索13000多条,并编撰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字资料24卷计766.5万字以及电子档案,征集实物500多件,拍摄图片10000余张,制作光碟500余张,录音资料和录像资料达3600个小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实现非遗建档广覆盖,这是第一张“表”。同时,推进分级保护,完善建立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及县(区)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这是第二张“表”。
壮族五色糯米饭。记者莫岚远摄
每年正月初十至十五,宾阳县都会举办炮龙节。图为宾阳炮龙节之“金龙吐珠”。
多点推广
力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三渠道”
通过建立非遗民间传承渠道夯实阵地。我市制定下发了《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基地管理办法》,全市21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基本同步建立传承基地或传承示范户,认定181名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同时采取发放补贴、提供场所等形式,激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持续开展收徒授课、著书立作、展演展示等活动,有效带动其发挥“活宝库”作用。据统计,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以来,我市累计发放各类非遗传承人补贴60.9万元,经由传承人带动建立了大、中、小学非遗传承基地逾30个,其他社区、家庭建立传承基地达100多个。
邕剧是南宁本土独有的剧种,2008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图为邕剧《打闭门》剧照。
通过建立专业机构传承渠道示范推动。发挥专业文化艺术机构示范作用,以活动为轴,重点打造面向基层、校园的“非遗直通车”,推出大师课、图片展、亲子讲堂、戏剧社等特色活动,年均开展优秀非遗项目展演等1000多场,并着眼“讲台”育种、“舞台”培苗,以地方戏曲进校园的“五个一”模式(即一场演出、一堂知识课、一次身段培训、一个图片展、一套教材)点亮首府非遗传承“聚光灯”,培育出充满朝气的戏曲受众。同时,以研究为线,组织出版《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壮族歌圩调查研究》等专著十余册,其中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壮族濒危曲种研究》《广西粤剧百年图史》分别被纳入国家社科基金和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课题。
按照“文化+传媒”的发展思路,利用城市主流媒体传播平台,深挖地方非遗文化富矿,创造性开展“壮族三月三”等非遗活动融媒体直播,组织拍摄民族题材纪录片《尼的呀》《那月》和非遗电视专题片《山水之外》,制作《走进非遗弘扬历史文化》栏目118集,为大众走进特色非遗提供了生动载体。
开拓创新
打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四张牌”
多年来,我市在实施非遗保护工作中开拓创新,打响非遗扶贫牌。扶持设立了武鸣壮族五色糯米饭和南宁制陶技艺两个非遗扶贫工坊,帮扶贫困人员脱贫致富。武鸣壮族五色糯米饭扶贫工坊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并通过“公司+农户”帮扶方式,由贫困户种植糯米稻及染料植物,作为扶贫工坊的原材料供应后备基地,实现合作共赢。在国家级贫困县马山县以“壮族会鼓”项目探索非遗技艺村屯传承模式,通过重新包装编排、发展市场演出带动贫困群众学鼓创收,走出了一条文化扶贫的新路。
在“感党恩跟党走”2021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南宁会场活动上,精彩表演展现民族文化魅力。记者黄红锦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