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更突显 基础更坚实 动力更强劲
地位更突显基础更坚实动力更强劲
——南宁市五年来成就回顾·经济发展篇
编前语
时值南宁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协第十二届南宁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即将召开之际,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展现我市五年来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对外影响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等方面。敬请垂注。
五度春秋,绿城风华正茂;五载奋进,首府勇立潮头。
五年来,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六大升级”工程,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着力向转型升级要活力、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向对外开放要潜力,交出了一份经济发展量质双升的“南宁答卷”,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726.3亿元,在全国城市的排位由2015年的53位跃升至47位;经济总量占全区比重由2015年的20.3%提升至21.3%,财政收入占全区比重由2015年的24.5%提升至28.4%;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2%……一组组增长的数据,见证了五年来南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方向奋勇前进、经济首位度实现稳步提升的坚实步伐。
放眼绿城大地,一幅发展地位更加突显、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内生动力更加强劲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产业转出“加速度”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在瑞声科技的厂房里,“南宁制造”电子产品远销海外;在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产出的铝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轻量化等领域,为“大国重器”落地提供关键材料;合众、天际等新能源汽车项目加快建设,全力推动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快形成……
这一幅幅企业开工忙生产、项目建设马力足的火热画面,正是南宁市坚持转方式调结构聚集群,大力推动实体经济向好发展的真实写照。
产业兴则南宁兴,产业强则南宁强。五年来,南宁市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工程,持续按照“二产补短板、三产强优势、一产显特色”的思路,三次产业比重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奋力推进首府经济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工业经济规模扩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稳居全区首位。2020年,全市亿元企业392家,产值超百亿元工业园区6个,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规模以上产值占全市比重达38.8%,其中电子信息连续三年成为全市工业第一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区同行业比重一半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首府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加速形成。
服务业提质升级: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成为服务业新的增长点。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3107.7亿元,是2015年的1.8倍;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区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浪潮、腾讯、科大讯飞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落户南宁。
农业凸显特色:深入实施现代特色农业“10+3”提升行动。粮食年产量均在200万吨以上。建成全国最大的茉莉花、火龙果、沃柑产区,蔬菜、水果、畜牧业成为超百亿元产业,“三区三园一体”成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新载体。
产业升级步蹄疾,昂首迈向高质量。如今的南宁,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发展质量大幅提升、内生动力大幅增强,正向着新征程行稳致远。
“南宁渠道”拓出新空间
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展览总面积达10.2万平方米,展位总数5400个;共签订国际、国内合作项目179个,总投资额超3000亿元,签约项目总投资额创历届之最……这些成果充分说明了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独特影响力,“南宁渠道”越走越宽阔,向世界展示了壮乡首府的开放魅力。
“南宁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门户,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是企业进入东盟市场的跳板。”参加展会的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峰看到了南宁的商机活力。
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跨越,这是南宁的根本出路,也是必由之路。五年来,南宁市大力实施“南宁渠道”升级工程,走出了一条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互联互通是扩大开放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034公里;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实现与全国省会城市直通航和东盟10国首都全通航;建成邕宁水利枢纽,2000吨级船舶直达粤港澳;形成了十字布局、南通北联、西进东融的高速铁路客运骨干线路网……五年来,南宁市织出了一张水陆空立体交通网,铺就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黄金线”。
随着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等多个国家级开放平台落户南宁,赋予我市更多先行先试重大使命。数据显示,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累计新设立企业超2.5万家,形成具有全国首创性制度创新成果12项。中国—东盟金融城累计入驻金融机构(企业)264家。2020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是2015年的2.6倍。跨境电商综试区入驻企业超百家,累计完成进出口业务量1.3亿单。
对外合作交流日益频繁。2020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986亿元,是2015年的2.7倍,年均增量超百亿元,累计招商引进项目2566个、商务口径实际利用外资12.8亿美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56家。国际友城增至26个,城市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经过多年精心耕耘,开放畅通的“南宁渠道”为首府发展注入了澎湃活力、带来了多重机遇,南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地位作用更加突显。
改革升级激发新活力
一批“南宁经验”在全国推广
今年5月,广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显示,首府南宁城市人口聚集效应明显,人口呈现净流入态势,2020年常住人口达874.16万人,占全区人口比重由2010年的14.48%提高到17.44%,人口增速排在全区首位,达31.22%。
数据的背后折射出的是首府高质量发展对人口资源的吸引力,更是我市大力实施深化改革升级工程、市场主体活力全面迸发的结果。
这五年,南宁市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全国首创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实现公共资产“摸得清、来去明、管得住、利用好”。49家国有“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化出清,市国资监管企业混改比例达40.7%。打造全国首个“区块链+人社”应用平台,在全国率先实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享”,推行医保“一站式”即时结算平台,涌现出了“不动产登记24小时不打烊”“智慧人社”等一批在全国推广的“南宁经验”。
这五年,南宁市以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南宁·中关村拓展为“一基地、一园区、一中心、一飞地”,聚集创新主体475家。全市累计新增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21个,总数达32个。2020年,南宁市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1152家,是2015年的4.9倍;拥有广西瞪羚企业数占全区34.6%。让越来越多适宜的种子在南宁开花结果,交出了一份“创新驱动”的亮眼答卷。
这五年,南宁市落实各类减税降费政策,在全国首创“政策找人、补贴找企”的“免申即办”服务模式,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据统计,2020年末,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77.7万户,较2015年增长46.7%。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市上下正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勇气和劲头,推进改革再深入、创新再提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