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五十载 励志图新谋发展——南宁市卫生学校潜心培育卫健技能型人才
“我们是艳丽的花朵,我们是灿烂的朝霞,为祖国的卫生保健事业,学好本领学好文化。白衣战士纯洁无瑕,救死扶伤是我们永远的牵挂……”一首催人奋进的校歌,唱出了南宁市卫生学校五十载传承、拼搏奋斗的铿锵足音。
又是一年初春时,让我们走进市卫校相思湖校区,领略嵌在依山傍水园林式校园的惬意,感受植入党建品牌多元化办学的熏陶,共同迈向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培根铸魂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真没想到,我还没毕业就找到了工作。”在市卫校晶钻齿科产业学院里,2019级高级口腔专业的黄爱婷开心地说:“在校期间我到学校合作企业的实训基地跟岗、顶岗实习,仅两个月的时间就顺利转正。”如今,黄爱婷不仅成了技术能手,还利用自己的实训经验带起了学弟学妹。在实训基地模拟的职业环境中,学生们边实训边学习,实现了“教学做”合一。
让学生好就业、就好业,是职业教育的最终追求。
市卫校扎实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立晶钻齿科产业学院,由企业投入2000万元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订单式办学,成为南宁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示范。3年多来,校企合作稳步开展,目前该校已与晶钻齿科、菲洛芝美业、宝娜美业、合和大唐等企业实现联合订单办学,订单班共有学生1000多名,打造了成熟的学校招生—在校学习—实习就业“直通车”。
男性护理专业虽是冷门,但绝不是“冷岗”。男护士在手术室或急诊室等劳动强度较大的科室,往往更有优势。2013年,初中毕业的罗厚孟选择就读市卫校护理专业,如今,他已成为南宁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一名出色的男护士。除了负责转运病人、在抢救室内协助医生抢救伤患、为病人打针、巡视候诊病人等工作,罗厚孟还勤练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养生操,并积极参加社区义诊。2020年,罗厚孟作为广西第四批驰援湖北抗疫医疗队队员进驻武汉沌口方舱医院,用自己的中医药专业知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市卫校培育了一大批与罗厚孟一样,在大健康战场中用青春书写绚丽华章的护理人。
据介绍,该校护理专业是广西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是广西首批示范性专业、教育部“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证书制度试点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接受康复护理、养老护理、育婴护理等特色技能训练,培训合格可获取相应资格的从业准入证书,学生毕业当年可报考全国护士执业考试。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可从事临床护理、养老护理、社区护理与母婴保健护理等工作。
除了护理专业,该校还另设有9个专业,每年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和婴幼儿照护等健康相关行业对医疗保健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中职招生,优化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2022年,学校中职录取新生4207名,超额36%完成上级下达的招生指标;高职招生650名。中职对口升高职2146人,升学率达65%,其中广西医科大学205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1050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202人。所开办的10个中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6.2%。
近十年来,市卫校中职招生32968人;中职毕业24866人,直接升学高职和本科8000多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通过率位居全区卫生类学校前列,人才培育结出累累硕果。
启智润心 在适应经济发展中优化人才培养
在市卫校,仅护理专业就拥有一栋12层的实训大楼,楼内手术室、助产房、母婴室、外科、内科等一应俱全。心肺复苏演示、轮椅上下台阶、吸痰技术、快速静脉穿刺、拔火罐、义齿上瓷……在医院里需要用到的各种专业技能,在这里都能为学生提供仿真模拟实训。
莘莘学子取得好成绩的背后,是学校一个个有温度的举措、一项项有针对性的创新。
——办学条件逐年提升。建成实训中心,实训设备完善,可满足在校生的实训需求,实训开出率100%以上,实训室建设达到智慧化、十年不落伍的水平。
——师资力量稳步提高。学校以课堂教学为研究阵地,以校本研究为基本模式,重点开展课程改革、新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等研究项目,建立健全教科研奖励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护理、口腔修复工艺、中医康复保健等3个专业成为南宁市现代职业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和“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教学业绩引人注目。近年来,市卫校承接南宁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组织专业老师与临床实践专家共同编写培训大纲,长期开展在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21年4月,学校被确定为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单位,目前可对9个职业开展认定。
筑梦岁月常砥砺,韶华不负再前行。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一代代南卫人的无私奉献。
“我们潜心培养卫生专业人才,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联合开办高职教育,使学校逐步向高职教育发展。培育了一大批卫生与健康行业的技能型人才,获得了家长们的信任,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校长曾伟表示。
接续奋进 努力实现“一条主线”“三个目标”
走过五十载奋斗历程的南卫人,传承“自信、自强、自主、自立”的校训,追随前辈走过的足迹,翘望学校未来的前景。学校将紧紧围绕建设高质量现代职业学校,以“一条主线”为目标、“三个重点”谋发展。
“一条主线”,即以学校“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目标为主线,办学条件达到卓越标准、创建五星级高质量名校、力争融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区建设,使学校跟上首府南宁的国际化发展步伐,奠定升格高职院校的坚实基础。
“三个重点”,一是全力抓好办学条件达标工程项目和年度预算项目的实施。重点做好黎塘校区基础办学条件和设施的建设改造项目规划,落实黎塘校区学生宿舍楼建设资金。抓好自治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项目实施,进一步完善教学楼、实训室和运动场的建设改造。
二是抓好学校各项中心工作的实施。要不断提升招生就业质量,畅通中职对口升学的渠道,克服疫情后期影响,多方开拓就业途径,确保建档立卡学生就业率达100%,中职生就业率保持95%以上。要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产业学院和品牌专业建设:加强学校晶钻齿科产业学院、菲洛芝康养产业学院的建设,新增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数字化订单班;加强自治区中职学校首批品牌护理专业建设,促进学校护理和婴幼儿托育、大健康和药学等3个专业群的建设。要全面加强学生“生命、生活、生涯”综合教育,围绕“六个教育”(生命教育、情感教育、适应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合作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作用,强化家校协同教育管理,筑牢心理健康和校园安全防线。要不断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员、老年照护能力提升、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资格、育婴员、养老护理员、美容师、保健按摩师和医药商品购销员等多项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要提高学校后勤服务整体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持续优化、改善校园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与教育环境,提高师生满意度。要进一步加大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改工作力度,完善基于学校“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专项工作规划、部门重点工作任务的诊改目标体系,掌握“自我检查、自我诊断、自我反馈、自我整改”的诊改工作方法,改进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工作流程,提升数据采集、监测、预警、运用的工作质量。
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纪律和底线意识,加强纪检监督执纪问责,建设清廉学校。注重干部队伍培养和素质能力建设,提升行政执行率和管理效能。
面对未来,南卫人信心满满。学校将继承优良传统,自觉践行“健康南宁、向党为民”的首府卫健精神,为推动南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医疗保障。(记者 韦静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