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 让职业教育大有作为

发布时间: 2023-05-26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余秋兰 |责任编辑: 李鑫

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用工需求、人才储备需求快速增加,对南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图为比亚迪10GWh动力电池扩产项目点,工人们在生产车间有序进行生产。记者 陈麒元 摄

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比亚迪产业学院,老师向学生们讲授新能源汽车知识。记者 余秋兰 摄

近年来,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在不断上涨。图为消费者在某新能源汽车品牌店内咨询购车详情。记者 陈麒元摄

近年来,南宁市积极抢占产业转型新领域新赛道,大力发展面向东盟的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为南宁市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连日来,记者走访人才招聘市场、梳理招聘需求时发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企业对技术类人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突出,在这之中,既有面向一线普工的,也有面向技术技能人才的。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当前,南宁新能源产业发展逐步迈入快车道,如何迎合产业发展需求,服务就业用工,让职业教育成为推动首府高质量发展的“尖兵利器”?连日来,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职业院校,探访职业教育“南宁探索”炼成记。

对接产业需求 服务首府经济社会发展

去年以来,随着比亚迪系列项目落户南宁,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用工需求、人才储备需求快速增加,这就对南宁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如何加快首府南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服务首府经济社会发展?近期,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在南宁市与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教育局以及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等广西10所职业院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南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政校企合作联盟”,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联盟紧密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在建立实习基地、打造就业基地、开展技能培训、推进教学改革、建设产业学院、开展国际交流等6个方面开展合作,建设‘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政校企利益共同体,精准对接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通过未来3年的合作,为南宁市培养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技能人才约10万人,为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夯实技能人才支撑。

“成立南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政校企合作联盟,可以极大地降低企业和学校、政府沟通的成本,实现人才产出‘适销对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处副总经理苟猛在活动中介绍,他们也会积极主动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参与学校的课程开发、专业建设等具体人才培养环节。

产教创新融合 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如何对接新能源汽车产业培养学生,让专业的“鞋”更合产业的“脚”,同样值得思考。

为培养产业所需的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前不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广西首个“比亚迪产业学院”,这一共建项目依托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新能源汽车学院具体运行。

传统的校企合作,是在科研与人才培养等方面以点对点的合作为主,而产业学院服务的是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记者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到,该校将对接比亚迪高端产业关于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引进行业顶尖人才围绕学校新能源汽车学院专业建设和南宁市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建设实验室,服务企业产品升级和技术研发。同时,还组建以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军人物领衔,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行业企业骨干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特别是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岗位群需求,学校将构建宽基础、模块化、共享型课程体系,将企业真实生产项目或典型生产案例引入校园,创设真实职业环境。”面对产教融合的累累硕果,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李东升表示,学校将根据产业需求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学发展规划,推进职业院校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如今,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职业教育和企业缔造“亲密关系”,为学生搭建了多个实习、就业平台。这几年新能源汽车技术、机械、机电等专业的毕业生十分抢手,学生还未毕业就被企业预定。

“比亚迪产业学院建立后,我们根据产业需求在学校内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进入企业后不再是一张白纸,可以成长更快,更能适应企业需求与发展。”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陈俊希告诉记者。

突出市场需求 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只有突出市场需求的引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潜力与优势。

搭建一个平台、展示一技之长、培育一代新人。当前,南宁市结合新能源产业需求,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让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紧密携手,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型、技能型技术人才。

在2022年南宁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项目首次亮相,参赛选手需在40分钟内完成检测、装配、调试车辆等项目考核。此次竞赛既是教学成果的集中检阅,又为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搭建了平台,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学”的效果。

记者从南宁市人社局了解到,为进一步贯彻2022年出台的《南宁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行动方案》,该局计划举办南宁首届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大赛,赛项前三名选手除获相应奖金外,还有机会被授予“南宁市技术能手”称号,所有比赛成绩合格的选手均可破格晋升职业技能等级。该大赛的举办将激励推动更多青年热爱钻研技能,为南宁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选拔高技能人才和培养后备人才队伍。

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为了让技能人才既“叫好”又“吃香”,南宁市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技能人才激励政策,比如2022年印发的《南宁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中规定“对企业从市外引进或新获‘世界技能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奖项、‘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省级‘技能大奖’和‘技术能手’的高技能人才,给予1万至20万元奖励;对我市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新引进或新获得高级技师、技师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的高技能人才,分别给予1万元、5000元奖励”。技能人才激励政策将助力新能源汽车这一南宁市重点产业的人才引进和本土培养,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生产、服务一线培养和输送高技能人才,促进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记者 余秋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