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展演引人入胜

发布时间: 2023-12-06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综合 |责任编辑: 李鑫

歌颂时代先锋赞美人民公仆

豫剧《太行之子》倾情上演

豫剧《太行之子》演出现场。记者 叶子榕 摄

12月5日晚,作为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展演的优秀剧目,大型原创现代豫剧《太行之子》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精彩上演。

《太行之子》以“最美奋斗者”“改革先锋”“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为原型,以“乡梓情、干群情、夫妻情、父女情、公仆情”为情感点,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吴金印扎根太行山区,深入农村基层,带领广大群众摆脱贫困、建成美丽家园的感人故事。

在当晚的演出现场,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和演员们饱含深情的唱腔、身段灵巧的表演,深深打动了全场观众。“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就是种子和土地的关系,心系群众苗得土,背离群众树断根”“父母官就是视人民为父母的官,人民是父母,领导干部永远是人民的儿子”“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短短几句唱词,把一个既有道德筋骨又有人性温度、鲜活饱满的舞台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随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剧情逐步展开,观众被吴金印一心为民的精神所打动,全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据了解,《太行之子》是河南省2022年度重点文艺创作剧目,由新乡市演艺公司创排,著名剧作家陈涌泉担任编剧,青年导演李佳秋担任导演,国家一级演员王海升、万正红领衔主演。豫剧《太行之子》分为序幕、六场表演和尾声,近两个小时的表演结束后,演员们依次鞠躬致谢,观众自发跟随谢幕歌曲的节奏鼓掌,向所有辛勤演绎的演职人员表示敬意。

“这是我们第一次到祖国南疆进行演出,广西南宁的观众非常热情。无论在哪,每一场演出我们都有更新,每一次演绎都会用尽全力,全身心去塑造好榜样人物的形象。”豫剧《太行之子》吴金印扮演者王海升说,创作期间,主创人员和演职人员多次走进太行山区进行采风,聆听吴金印书记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创业、改造山河的真实故事。(记者 郭少东 实习生 黄涛)

展现宋朝生活诠释宋韵文化

原创话剧《贤相杜范》精彩上演

演员在《贤相杜范》中表演。记者 梁枫 摄

12月5日晚,由台州人艺剧团主演的台州大型原创话剧《贤相杜范》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大礼堂精彩上演,该剧聚焦南宋名相杜范,深挖宋韵文化对世人的价值引领,获得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该剧以杜范的真实历史事件为创作蓝本,通过“书院求学”“直谏回乡”“救灾立誓”“封城留贤”四幕,讲述了杜范一腔忠贞保社稷、一生劳累忧黎元、一展抱负整朝纲、一身清苦味自甘的传奇人生,淋漓尽致地诠释了杜范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文武兼治的千古风范。

在时长90分钟的演出中,台州人艺剧团以各种巧思呈现宋韵文化。“我们在剧情结构搭建、人物形象塑造、台词设计、舞台美术等方面精心打磨,展现宋朝生活、诠释宋韵文化。”台州人艺剧团团长茹福胜告诉记者,宋代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不论是诗词,还是吃穿住行,都有值得深挖学习的地方。

杜范的扮演者陈雨轩则表示,在排练该剧的过程中,觉得自己与杜范有不少相同之处,“杜范有话直说,而我在排练时如果认为有哪些地方不合理,都会与团长或者其他人反复讨论,精益求精。”陈雨轩说,这些共同点让自己在精神上产生了共鸣,从而帮助自己更好地展现杜范的形象。

精彩的表演在演员谢幕中落下帷幕,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大一学生汤雅婷还在细细回味,“能到现场观看话剧,我很欣喜,与看电视感觉不一样,现场看剧更加直观和细腻,能清楚地感受演员的情绪,完全沉浸其中。”汤雅婷告诉记者,宋朝的文化和审美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今后会在艺术设计中融入更多宋朝元素。

茹福胜表示,此次能与东盟国家及国内优秀剧目进行深入交流,是他此行最大收获,“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暨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不仅让优秀的艺术作品得到充分展示,也推动我们传统文化作品走出去、走得远。”茹福胜表示,作为文艺表演者,将秉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坚持多创作文艺精品,让中华传统文化被更多人所了解。(记者 杨盛)

奋斗书写传奇惠安女美名扬

提线木偶戏《海的女儿》受热捧

提线木偶戏《海的女儿》中,演员操控木偶进行表演。记者 黄维业 摄

12月4日晚,提线木偶戏《海的女儿》在南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精彩上演,作为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展演优秀剧目之一,《海的女儿》惊艳了邕城,受到现场观众热捧。

惠安女是指生活在福建泉州忘安县点东半岛海边的一群特殊的女性,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勤劳的精神闻名海内外,以奋斗书写一段传奇。《海的女儿》通过“梳妆”“祈祷”“晒网”“修船”“哺婴”“望夫归”6个场景展现了惠安女一天从早晨到深夜的生活。

演出开始后,福建省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的庄丽娥配合婉转悠扬的傀儡调,操控着活灵活现的木偶登场,庄丽娥通过推、拉、提、拨等表演手法,让木偶一会跪拜祈福、一会手舞足蹈,精彩的演出牢牢吸引了观众的目光,现场喝彩声和掌声不断。

“提线木偶戏《海的女儿》故事情节非常精彩!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木偶戏的魅力,很新颖、很独特。”演出结束后市民翁晔赞不绝口。

据了解,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表演时,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经过数百年发展已形成了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规制和700余出传统剧目。“泉州提线木偶戏是福建省泉州市传统戏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为了这次演出,我们准备了很长时间。”庄丽娥表示,这是她第二次来到南宁,每次都能感受到南宁市民对木偶戏的喜爱,希望未来还能有机会来南宁交流和表演。(记者 余秋兰)

古人爱恨故事穿越时空而来

滇剧《滇海圆圆曲》展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滇剧《滇海圆圆曲》中,演员倾情演绎古人的爱恨情仇。记者 潘浩 摄

12月5日晚,滇剧《滇海圆圆曲》在南宁群众艺术馆精彩上演,观众现场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的魅力的同时,还穿越时空体会了一把古代名人的爱恨情仇。

《滇海圆圆曲》是云南省滇剧院历时近3年倾情打造的新编历史剧,它讲述的是陈圆圆追随吴三桂来到云南后,从夫妻恩爱到产生矛盾直至最后决裂分手的故事。演出开始后,优美的唱腔、华丽的服饰、精巧的布景、变化的灯光、感人至深的剧情不断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现场观众太热情了!我们在舞台上也能感受到,很振奋!”《滇海圆圆曲》中吴三桂扮演者李伟告诉记者。

“今天我们在南宁展演的是《滇海圆圆曲》小剧场版。小剧场版是以陈圆圆和吴三桂这两个人物的情感和内心的冲突为主线进行创作。在表演风格和舞台的呈现样式上,小剧场版增强了中国戏曲舞美的流动性,可以和观众更贴近,让观众能更近距离感受滇剧的魅力。”云南省滇剧院艺术总监王鹰说。

滇剧,是云南省传统地方戏剧剧种,其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被誉为“滇粹”。“在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进行展演的机会很难得。我们这一次来主要是想把滇剧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的剧目带到南宁,展现滇剧的‘根’和‘魂’,让南宁观众眼前一亮。”云南省滇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润梅表示。(记者 余秋兰)

月宫思夫情切常盼花好月圆

提线木偶戏《嫦娥奔月》演绎经典传说

提线木偶戏《嫦娥奔月》中,木偶生动传神的动作吸引了观众。记者 黄红锦 摄

12月5日晚,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暨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优秀剧目展演中,由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带来的提线木偶戏《嫦娥奔月》在南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多功能厅精彩上演。该剧依托“嫦娥奔月”的神话,讲述了嫦娥在月宫思念丈夫的日常,国家二级演员庄丽娥通过插花、茶艺、书画、换衣等一系列木偶特技,展现了精湛娴熟的表演技巧和细腻逼真、生动传神的艺术特色,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经典传说与木偶戏完美融合的感染力。

提线木偶戏《嫦娥奔月》讲述的是,嫦娥被蓬蒙所逼,吃下一颗不死药后飞到了天上,因思念着丈夫,嫦娥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全剧目由“奔月”“单萧独吟”“相思”“梦回人间·四时景”“对镜梳妆”“花好月圆”6个场景所构成。

表演以提线木偶戏特有的“压脚鼓”为“序”拉开帷幕,表演者通过演奏唱非凡技艺表现嫦娥奔月的情景,再操控木偶表演与幕后以主乐器南琵琶弹唱表演完美结合叙叹嫦娥在月宫里的寂寞。“在艺术表现方面,木偶是通过肢体来展现的,在戏中我们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创新,如给木偶月兔增加了跳、蹦、跑和摇屁股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现出兔子的可爱。嫦娥则通过端茶、倒水、插花、换装等细腻动作,以求展现人物的性格。”庄丽娥表示,能参加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优秀剧目展演很荣幸,南宁的观众很热情,期待今后有更多机会来南宁演出,通过艺术交流的方式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晚的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纷纷给予好评:“很震撼,本身没有生命的木偶,在表演者的操纵下,有了喜怒哀乐,也有了情绪变化,之前完全想象不到木偶戏也能如此生动传神!”(记者 朱新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