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有情 南宁有戏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2013年,一粒饱含中国与东盟文化友谊的种子在邕城播下,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由此正式拉开帷幕。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十年来,随着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从落地生根到茁壮生长、枝繁叶茂,中国与东盟绚丽多姿的戏剧文化荟萃邕城、绽放光彩,逐步成为南宁乃至广西重要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和享誉国内及东南亚戏剧界的艺术盛会,成为助推“一带一路”文化先行建设、探索“和而不同、共绘大美”国际文化交流新模式的生动实践和成功范例,助力“南宁渠道”提质升级。
以戏为媒,连通东盟。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缘相邻、文化相通,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戏剧艺术是南宁开展“一带一路”文化合作的重要着力点。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城市,从2013年起,南宁市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举办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山海有情,南宁有戏。历届戏剧周以文化尊重、多边交流为理念,以多元共汇大美为目标,以戏剧等文化艺术为纽带,来自国内、东盟各国的艺术院团在同一平台展示和交流各国的文化艺术、非遗保护、艺术教育等,搭建了中国与东盟艺术院团相聚南宁的交流平台,共同探索“和而不同、共绘大美”的国际文化交流新模式。
以心相交,成其久远。戏剧的魅力是无穷的,有助于搭建沟通心灵的友谊之桥;戏剧在观众心灵中所激荡出的,是最绚丽、最洁净的浪花。戏剧周不仅限于“演”,还拓宽了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的模式和范型,以“4+1”的创新模式构建活动板块,即“演(演出)、研(研讨)、展(展览)、赛(竞赛)+大联欢”,形成表演实践与理论研讨相结合、竞赛与友谊并进的运作新格局。创新的运作模式有效拓宽了交流合作的空间与深度,突出展示南宁市紧跟新时代步伐,加快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澜湄合作等,与东盟共挽,与大湾区相融,推动文明互鉴、融合发展、合作共赢,着力打造成为一扇文化展示、交流、合作的窗口。
以走促亲,同道相益。依托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平台,南宁市打造“以走促亲”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开展“文化走亲东盟行”活动,将文化“请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构建对外交流新格局。近年来,“文化走亲东盟行”演出团走进泰国、菲律宾、新加坡、越南、老挝、缅甸等东盟国家,除献上精彩的粤剧、邕剧精彩剧目外,还送去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美术等各门类非遗专题展。相近相通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也让东盟国家民众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文化走亲东盟行”活动在连接中国与东盟大众之间发挥出了“心桥”作用。
以文聚力,行笃致远。戏剧周发起建立“中国—东盟戏剧合作交流机制”和“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交流机制”,两大合作交流机制分别有国内外成员单位92家和40家,实现了中国与东盟在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常态化交流与合作,迄今已成功开展交流活动100多场次。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还与东盟各国开展文化艺术研究,出版《东南亚戏剧概观》,这是我国国内研究东南亚戏剧的开山之作,2020年获第十六届广西社会科学成果奖。此外,还与泰国艺术发展大学、缅甸戏剧组织、越南国家嘥剧院等单位合作编写《中国—东盟戏剧剧本互译丛书》等,实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理解,推动了东方戏剧的研究与构建。(记者 莫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