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 新型城镇化迈出新步伐——南宁市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南宁市着眼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分类指导、强化项目为王、强化督查问效等“四个强化”,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行动走深走实,走出了一条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兴业的产城人融合发展新路子。
县(市)污水管网、篮球场、全民健身路径、义务教育学校等建设任务提前完成;南宁火车站片区改造、兴宁区鸡村片区改造等项目有序推进……冬日的邕城,各项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处处热潮涌动。
统筹谋划 高位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建设
2023年12月底,岑溪至大新公路(横县至南宁段)从横州市马山镇跨越至邕宁区蒲庙镇,搭建起从南宁主城区到横州市的“1小时快速通道”,这是南宁市首条一次性建成双向八车道的高速公路。
项目的高速推进,离不开全市上下的统筹谋划、高位推进。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南宁市组建了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行动工作专班,下设4个工作组,明确各工作组职责、组成人员,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形成工作合力,为开展专项行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作为市级该专项行动的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聚焦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六大领域,对标自治区对南宁市15条主要量化指标,科学制定全市36项落实措施;分类指导各县(市、区)制定‘一县一方案’‘一县一清单’,确保专项行动不漏项、任务不走样。”市发展改革委规划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南宁市正加快编制相关实施方案,同步指导各县(市)开展策划和储备县城基础设施项目203个,总投资141.89亿元。
为有效推进项目建设,市发展改革委统筹安排市级资金,支持县(市)新型城镇化项目前期工作,与市级项目策划前期工作同谋划共推进,梳理项目标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
产城融合 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优势产业
近日,记者在广西南宁·兴宁新产业加速器科创平台看到,首批入驻该平台的南宁霓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正在试产中,“计划今年1月正式投产,设计产能满产10万台/年。”公司副总经理、厂长梁志福介绍,公司生产的“霓星NAXEON”是一款高端电驱动两轮车,整车采用汽车级域控架构,打造智能终端的新交互场景及后汽车时代的全新出行方式,届时将面向全球市场进行销售。
2023年以来,兴宁区依托广西南宁·兴宁新产业加速器科创平台,瞄准智能电动自行车、家用储能系统、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应用等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创新创业生态和孵化育成体系发展,吸引更多高质量成长型科技企业落地,初步集聚了光伏用超细银粉、智能高速电动摩托车等一批项目,一个以新兴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高质量的城镇化,需要坚实的产业支撑。南宁市结合各县(市、区)发展特色,加强研究论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园区,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形成一县(市、区)一主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横州市茉莉花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及新材料产业激发新活力;宾阳县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马山县现代种业加速发展,各县(市、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民生 让“问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南宁市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专项行动,强化督查问效,通过督查引导、问题线索梳理,收集涉及新型城镇化专项行动问题清单38项,梳理研判自治区级、市级协调解决事项,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目前,南宁火车站片区改造、兴宁区鸡村片区改造等项目有序推进,完成县(市、区)新建一批篮球场、全民健身路径全年建设任务,新建义务教育学校12所,新增学位2.16万个,让“问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专项行动带来的变化,有效促进主题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我们将按照自治区党委、市委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行动有关部署要求,围绕国家赋予南宁的新定位新使命,瞄准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精细化工等重点产业,指导各县(市、区)培育1至2个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县域主导产业。”市发展改革委规划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提升督促整改成效,持续推进县城产业、市政、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配套设施建设,有效指导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更多资金支持,不断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以实干实效切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县城集聚力、承载力和辐射力持续提升。(记者 韦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