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推动“四链融合”发展 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发布时间: 2024-03-29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阮晓莹 |责任编辑: 李鑫

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热词。如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南宁市锚定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这一目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推进工业振兴,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位于江南区的广西产研院新型功能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是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首批直属研究所,也是一家集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春节后,这里的科研人员加快攻克制约广西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发展技术瓶颈的脚步,江南区辖区科技部门也来科研所走访跟踪服务,大家都希望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早日落地见效。

该研究所副所长陆泰榕说:“铝精深加工产业是南宁市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也是广西的优势传统工业。我们正在加快铝精深加工产业领域的新材料技术攻关,项目落地后可以实现降低能耗等目标,让产业更‘绿色’更‘生态’。”

近3年来,该研究所对磷型层状化合物防护材料展开机理研究,探索以近临界水热合成新技术对其原生产工艺的创新开发,推进其传统生产技术的转型升级。“由于新工艺流程缩短并淘汰原高能耗设备,降耗明显,同时品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大大提升了其产品市场竞争力,拓宽了新产品的开发途经。”陆泰榕透露,该技术将于今年实现转化落地。

作为铝精深加工产业、先进新材料产业的“龙头”——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将“创新”铭刻在产业链各环节。南南铝加工副总经理朱玉涛介绍,目前,南南铝加工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综合能力建设,牢牢把握创新主动权,积极搭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32个平台,通过优化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为国家重点产业领域技术创新发挥战略引领作用;加快高价值专利的成果转化,截至2023年底,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60项,参与编制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18项,承担国家级、地方各级科研项目104项。

随着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发展,更多创新要素在产业上集聚。两家企业所在的江南区2023年城区本级财政性科学技术经费占比一般公共预算的1.04%;规上企业研发投入达4.33亿元,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新增数及占比均位居全市第一。同时,贯彻落实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三位一体”战略部署,扎实推进教育与科技融合,支持引导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协同创新。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结合辖区科研院所的科研主攻方向,建立全方位全过程深度融合的产学研联合模式,推进科技和教育紧密结合。

在推进科技与人才融合方面,江南区坚持引育并举,做好“带土移植”和“厚土培植”两篇文章,依托南南铝加工、桂电南宁研究院、广西产研院等重点人才企业,加大力度引育集聚创新人才,积极引导科创人才申报科学技术奖、“邕江计划”项目、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以人才链支撑创新链,提升产业链。2023年,江南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9家,突破性新增自治区瞪羚企业1家,5项科技成果喜获2022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1项科技成果提名202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成果,2个人才(团队)入选南宁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邕江计划”项目,2个人才项目入选“2023年南宁东盟人才交流活动月”开幕启动式签约项目,人才引育、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充分激发创新活力。

江南区科技局局长覃倩说:“我们将进一步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完善科技型企业梯级培育体系,聚焦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引导产学研协同创新,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高效配置,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江南区增强发展新动能。”(记者 阮晓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