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南宁市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南宁市五象新区第一实验小学舞蹈社团通过演绎民族舞蹈展现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良庆区那黄小学成立天琴社团,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琴演奏发扬光大;南宁市第四中学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活动,增进各族学生间的了解与友谊……
近年来,南宁市教育系统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引导并鼓励各族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多措并举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5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数量居全区首位,有力地辐射带动了全市民族教育工作发展。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然要求,南宁市发挥学校作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阵地的作用,抓好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建设工作,以书同文、语同音促进人同心。目前,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全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南宁市各中小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挖掘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开发精品课题,打造特色民族文化课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思政、历史、语文、艺体等课程深度融合,如将壮族山歌融入学校音乐教学,在全区创新将抛绣球、踢毽子等民族体育项目纳入中考体育学科考察内容等,让学生体验感受各民族文化。在全区率先开展全市思政课展示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活动,打造出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名师”“金课”。今年6月—10月,将开展2024年南宁市中小学“行走的思政课”精品微课和精品线路评选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大课堂,依托校内外民族教育阵地载体,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维护者、践行者、传播者。
南宁市教育系统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宁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工作基础不断夯实、育人载体不断丰富,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后将进一步宣传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建设成果,持续推进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建设工作,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
(记者 吴青华 雷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