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向“绿”履职尽责 共赴生态之约——那考河片区基层实践基地(站点)把“履职答卷”写在绿水青山间

发布时间: 2024-06-18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杨盛 方晨 |责任编辑: 李鑫

《全过程人民民主南宁人大实践》采编组 

夏天的那考河湿地公园,流水潺潺、芳草萋萋,植被润泽、鱼翔浅底,河畔的再力花、美人蕉等水生植物争奇斗艳;广场上,市民或悠闲地散着步,或欢快地跳着舞……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守护绿水青山,市人大常委会方向明确、步履不停,加快生态环保领域立法、发挥移动环保监督平台作用、组织人大代表进入站点履职,一批生态保护、人居环境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回应和有效解决。

在那考河片区基层实践基地(站点),各级人大代表围绕“环保+人大代表联络站”主题,深入那考河生态环境保护一线,向“绿”履职,积极提出意见建议,做好那考河保护的践行者、护航者、传播者。近年来,那考河片区基层实践基地(站点)通过搭建共商共治工作平台,探索出一套“自主提事、按需议事、约请参事、民主评事、跟踪监事”的“居民议事”运行规则,推动解决问题156个。

议事室“议”出环境大民生

“建议在那考河园区增设垃圾桶。”“能不能发挥人大代表力量,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近日,在那考河片区基层实践基地(站点)的人大生态环境议事室里,居民代表和网格员向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和诉求。

居民有建议,人大代表有行动。那考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那考河片区基层实践基地(站点)副主任周柳杨把诉求记录下来,并向上级部门反映,目前这些问题正加速解决。

人大生态环境议事室,是兴宁区人大常委会依托那考河片区基层实践基地(站点),聚焦辖区生态保护工作创新设置的平台。议事室有驻点代表6名,每个季度确定1至2个环境保护主题,组织驻点代表以那考河为中心开展环境保护调研、视察,集中进行交流讨论。

“2023年以来,我们就垃圾分类、河流保护、噪声扰民、油烟污染等问题召开了4场专题议事会,在交流中汇聚群众意见,发现环保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周柳杨说。

那考河附近某小区,由于外部排污管道小,遇到下大雨,会涌出大量污水。居民群众通过议事室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经人大代表联系市政部门并跟踪监督3个月,排污管道得到更换,获得居民一致好评。

近年来,那考河片区基层实践基地(站点)围绕那考河流域及辐射带动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推进各类生态环保问题及时解决,“议”出生态环保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共同擦亮生态名片。

闭环监管助推“良法善治”

民生无小事,那考河片区基层实践基地(站点)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履职答卷书写在那考河的绿水青山间。

实践基地的人大代表坚持站稳人民立场,把“金点子”、好对策充分吸收到履职过程中。议事室组建由人大代表、专家顾问、群众代表组成的议事队伍,通过“传声筒”提高环保宣传成效、“纠察队”发现问题提高能效、“监督哨”跟踪督办提高效率、“回头看”监督巩固整改效果的“四效闭环”工作法,推动“良法善治”。

“人大代表发挥‘传声筒’作用,利用选民接待日活动,调动群众参与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提高那考河片区环保宣传成效,让保护那考河的理念深入人心。”那考河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黄海钧说。

那考河片区基层实践基地(站点)还组建了“周周”巡河议事队、“环保妈妈”议事队,倡导群众做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周周”巡河议事队由人大代表、社区河长、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志愿者等组成,每周不定期到那考河进行垃圾清理等巡河工作,并建立从“河”到“岸”巡查处理工作机制——巡查发现问题,通过处理平台转办各职能部门,职能部门整改处理后反馈至实践基地和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全程监督,形成工作的有效闭环。

“环保妈妈”议事队则是发挥南宁“环保妈妈”志愿服务队影响力,以女性人大代表任队长和队员,将辖区退休妈妈志愿者纳入服务队,经常性开展环保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召开环保议事会,目前该团队有20多名队员。

“近年来,那考河片区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建议和那考河生态保护立法的建议,对巩固那考河治理成果起到积极作用,其中那考河生态保护立法的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列入今年的立法工作计划。”兴宁区三塘镇人大副主席黄俭说。

数字化赋能“绣”出治理新局面

2023年,大嘉汇·东城小区附近因暴雨导致市政管道污水返冒,人大代表立即通过“智慧南宁人大”移动环保监督平台将问题反映给市政部门,市政环卫人员及时赶到并进行了处理,全程仅用时30分钟。

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依托“智慧南宁人大”移动环保监督平台和兴宁区城管指挥中心,兴宁区建立了人大代表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监督信息共享处置中心,利用城管指挥中心数字化、系统化的成熟管派机制及人员齐备、运行流畅、转办及时的优势,将代表通过“随手拍”上传的案件经过处置中心进行分派处理,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投诉案件的办结效率。

“人大代表发现生态环境问题可立即拍照上传到系统,通过‘智慧南宁人大’和城区城管指挥系统进行案件分派,各部门迅速有效解决,人大代表全程跟踪督办,形成高效处置的管理流程。”兴宁区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与环资城建工委主任黄万荣介绍,这是兴宁区人大常委会在基层治理方面的“三个一”创新,即一个迅速有效的指挥分派案件体系、一个双向合一的监督督办机制、一个高效处置的闭环管理流程。

2023年以来,那考河片区基层实践基地(站点)通过“智慧南宁人大”移动环保监督平台处理生态环保方面问题30余件。

此外,那考河片区基层实践基地(站点)还联合兴宁区生态环境局开展“红心+绿卡”行动,结合走访接待选民、选民接待日活动等,向公众发放生态环境保护便民服务“绿卡”,主动公开24小时投诉举报专线电话,广泛收集向河里违规排放废油、在河边乱倒垃圾等线索。2023年,通过“红心+绿卡”机制协调,共受理环境信访投诉2300件,同比下降31%,案件受理率、处置率和办结率100%。(执笔:记者 杨盛 方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