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山水间铺开生态图景!南宁又获通报表扬

发布时间: 2024-06-24 |来源: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日报 |作者: 杨盛 韦善康 |责任编辑: 李鑫

南宁市着力巩固、提升、厚植生态优势,推动“中国绿城”品质升级,构建了一幅山水相依、城水相融的生态画卷。图为邕江从青秀山旁蜿蜒流过。记者 黄维业 摄

日前,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对2023年度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典型经验做法给予通报表扬的函》,把2023年度全国31个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城市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南宁市在列。这是南宁市大力推进美丽城市建设、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见证。

2023年以来,南宁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着力巩固、提升、厚植生态优势,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扎实推进美丽南宁建设,推动“中国绿城”品质升级,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精准治气,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提升

今年上半年,南宁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PM2.5浓度为2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6%。一季度空气质量在全国重点城市中排第9位。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宁市在精准治气中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联防联控体系。2023年,南宁市把全市2.29万家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汽修、油品储运销、餐饮等企业(场所)纳入重点领域精细化管理,同步推进治理。此外,投入1.5亿元实施重点企业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推动建筑工地安装扬尘监控设施且联网率达72.4%,淘汰老旧车约2万辆,遥感监测车辆尾气347.8万辆(次)。全市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达99.02%,绿色出行比例为80.28%。

在抑制城市扬尘方面,今年上半年,南宁市持续推动重点企业实施深度治理。完成国能发电煤场全封闭改造、海螺水泥粉尘深度治理以及如丰淀粉烟尘治理改造。

南宁市还持续加强秸秆禁烧管控,推动蔗叶综合利用。全市秸秆禁烧视频监控火点处理率达96.5%,2023—2024年,榨季蔗叶综合利用率为77%,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目标。

长效治水,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邕江是南宁市的母亲河,为加强邕江流域保护,南宁市持续深入推进武鸣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已累计投入约400亿元开展城区内河环境综合治理。

2023年以来,持续优化马山、隆安等县城水源保护区,投入2000多万元开展邕江老口及宾阳、武鸣全域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

2024年上半年,全市大力推进碧水保卫战,深入开展邕江等七大河流提质进位行动,完善南宁东部新城污水处理设施,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000吨/天。

2023年以来,大力推进马巢河、沙井等城市水质净化厂建设,市区生活污水收集率达82.36%。积极开展汛期入河排污口监管“雨燕”行动,对河段内主要排口、泵站、闸坝及其他溢流风险点重点管控。目前,已完成131个排口整治。

今年1—5月,南宁市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建成区原有黑臭水体水质达标率、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实现“三个100%”。

创新治理,农村黑臭水体大幅减少

2020年以来,南宁市对全市4456个涉农村的河、塘、沟渠进行摸底调查,积极探索“治理+生产”新模式,形成51个农村黑臭水体清单。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共投入治理资金1.51亿元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51条在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进度排全国前列,那考河获评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近几年,南宁市对亭子冲小流域进行全面整治,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如今的清水渠,排口所在的亭子码头江面水质清澈,是南宁市水上运动中心的一处重要场地,也成为南宁市旅游的新地标。

两年来,南宁市通过“建设一个设施、治理一个坑塘、美化一个村庄”系列“组合拳”,科学系统整治黑臭水体,昔日水体发臭的河流、水塘,如今变成城郊居民和乡村群众身边的“幸福河”“清水塘”,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乡村美景重新回到群众身边。

源头削减,固废资源化能力明显提高

建设美丽南宁,“无废城市”创建始终是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长期绿色发展战略。

2023年以来,南宁市通过制订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已建成循环经济产业园1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3座,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5150吨/天,实现建成区原生垃圾零填埋。

全市已建成家电、汽车拆解以及污泥、工业固废处置等一批项目,工业固废利用率达95.3%。为处置废电池、废矿物油,南宁市对废铅蓄电池、废矿物油收集经营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提质增效,已转移处置10个有害垃圾贮存点存放的垃圾,推进13座尾矿库自查排查问题整改验收。全市固废资源化利用和处置能力明显提高。(记者 杨盛 韦善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