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让“桂味”餐食随高铁走得更远

发布时间: 2025-01-20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阮晓莹 |责任编辑: 李鑫

在宁铁餐饮生产基地,工人们进行熟制工作。记者 陈麒元 摄

“没想到在高铁上还能吃到用鲜湿米粉制作的桂林米粉,味道还很正,现在的高铁餐饮越来越有特色了。”乘坐高铁回家过年的许燕媛开心地说。

今年春运期间,9款颇具广西特色的餐食“登上”从广西始发的各趟动车组列车。这些餐食价格多少,味道如何,又是怎么“诞生”的?近日,记者走进宁铁餐饮生产基地一探究竟。

位于南宁东站不远处的宁铁餐饮生产基地是国铁南宁局投资打造的首个高铁餐饮“中央厨房”,负责生产供应列车餐食,由广西宁铁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运营。冷链高铁餐食在这里生产,然后被分拨至南宁、桂林两大餐饮仓库,再配送至各大车站。

每天上午8时,工人们换上特制的工服、装备,经过严格消毒后进入生产车间。广西宁铁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副经理董芸介绍,高铁餐食的食材预处理、食材配量、熟制时间均有严格的量化标准,班组工人必须按标准流程操作。

在蔬菜前处理区,工人们正忙碌地处理各类蔬菜:南瓜、莴笋、土豆、胡萝卜等食材被投入蔬菜加工设备,机器快速地把它们切割成块、片、条状的半成品;杏鲍菇等食材由工人切条后再放入加工设备;部分工人用菜刀切配无法通过机器处理的蔬菜。

在熟制加工工区,工人们在炖煮、清蒸、油炸等不同生产线旁进行熟制工作。一名工人把食材、作料下锅后开始计时,确保熟制菜品加工时间的精确。随着“滋啦啦”的油炸声响起,一大锅芋头便逐渐变成金黄色,它们很快将与扣肉“相遇”。

米饭的制作也颇为讲究。筛选、清洗后的大米被自动输送至浸泡槽进行浸泡,之后利用设备严格配比米水比例,再定量投入锅内。煮熟的米饭热气腾腾,温度可达95℃以上。这时,米饭会被扒松机均匀打散,米粒在接触空气后瞬间收紧,能确保有良好的口感。最后,经过真空冷却工艺快速地将米饭温度降至5℃以下,这样更利于保存和防止微生物大量繁殖。

如何保证高铁餐食原料干净、新鲜?“我们有专门的检验化验中心,基地的菜品原材料也会被抽样检测,每批次餐食的每个品类都会留样2盒,确保全程可追溯。”董芸说。

包装区做了十万级空气净化处理,温度控制在8℃左右。传送带上,一个个包装盒被送至工位,工人们根据成品分装明细表,动作麻利地定量分装菜品,并通过枕式包装机完成封膜。包装好的餐食通过包装线传输至接餐间,完成生产日期打码、X光检测、金属检测等流程,确保每一份成品餐食的安全性。通过各项检测后的餐食会进入2℃的成品库中等待配送。

张辉是南宁东站分拨站的工作人员。春运期间,他和同事们平均每天要负责100趟列车的上下餐任务。不同线路、不同高铁的餐食需求不同,旅客的口味偏好,所需品类、数量都不一样,为此,每趟列车的餐服长会提前下发计划单,张辉和同事们需要把餐食按照车次需求重新组合装箱,在次日最早一趟列车发车前将一箱箱餐食送往站台。

据介绍,国铁南宁局管内列车共销售24款冷链餐食产品,其中包含广西柠檬鸭、桂林荔浦芋扣肉、桂林酸辣禾花鱼、桂林米粉、壮乡五色糯米饭、壮乡豆腐酿等9款广西特色套餐。“目前,每日计划制作7000份冷链餐食、加工7吨净菜。在保障产品种类与品质的同时,我们坚持以普惠型价格为主,每份餐食价格控制在20元至68元区间。”董芸表示,今后会继续研发更多广西特色套餐,让“桂味”餐食随着高铁走得更远。

下一步,国铁南宁局将对现有餐食品种及搭配方案进行优化,逐步研发新的区域特色菜品,不断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持续为旅客打造“一碗好饭”。(记者 阮晓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