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天籁之音 打造视听盛宴 武鸣区“尼达妮”合唱团新春音乐会举行
听非遗新声,启美好新程。1月19日晚,“天籁和声·韵动新春”——2025年武鸣区“尼达妮”合唱团新春音乐会举行。来自武鸣区7个培训基地(学校)合唱团、“尼达妮”合唱团集训班、“灵水壮族歌圩”传承基地以及武鸣区文化馆和各学校的辅导老师和学生,身穿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为观众献上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饱含文化韵味的山歌视听盛宴。
武鸣文化历史悠久,孕育了众多特色浓郁的民族文化,山歌便是其中的瑰宝。为了传承山歌文化教育,2022年底武鸣区在城区5所学校挂牌建立南宁市武鸣区“尼达妮”合唱团培训基地(学校),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接续培养。截至目前,该城区共有7个“尼达妮”合唱团培训基地(学校)。
当晚,音乐会在《迎客歌》中拉开序幕。壮家小百灵们身穿民族服饰,手牵着手齐声合唱,用悠扬婉转的歌声热情迎接八方来客。在三声部歌曲《打虏烈》中,壮家小百灵们手拿扁担、簸箕,随着音乐欢快踏步,展现了群众劳作时热闹欢腾的场景。除了演绎传统山歌,壮家小百灵们还用壮语和汉语演唱《黑猫警长》《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将民族性与现代感相结合,现场气氛热烈,观众掌声不断。此外,男女表演唱《我俩百年共好合》、合唱《看得最远的地方》等节目,让观众在感受民族文化魅力的同时体验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尼达妮”在壮语中的意思为男孩和女孩。“尼达妮”合唱团以演唱原生山歌与新创民歌为主。合唱团成立以来,壮家小百灵们多次代表武鸣参加各类文艺比赛、活动,曾受邀前往上海世博会参加广西馆、罗马尼亚馆、阿根廷馆等场馆的演出,累计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大型演出和比赛活动近200场,获得奖项超百个。
与此同时,为了弘扬山歌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武鸣区深入开展武鸣壮族山歌项目挖掘工作,建立项目档案及相关数据库,开展申报壮族山歌项目名录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工作,组织开展对歌、传唱和授徒等传承活动,不断壮大传承队伍。武鸣区还以“三月三”为契机,连续多年举办“灵水歌圩”广西歌王大赛,打造文化品牌。2023年,武鸣区申报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灵水壮族歌圩”传承基地正式落成启用,吸引更多的山歌爱好者投身山歌传承事业。
(记者 朱新韬 熊莉 詹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