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改革脚步不停歇 经营主体展活力——南宁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发力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 2025-02-18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综合 |责任编辑: 李鑫

经营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通过持续深化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探索试点广西经营主体登记审查要点,优化登记注册服务等多项举措,不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支持经营主体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年4月,南宁市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00万户,成为广西首个经营主体总量突破百万户的城市;9月,南宁市获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确认如期完成经营主体登记注册业务审查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在全区范围推广实施“南宁经验”。

先行先试登记注册更加便利

提升登记注册便利度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协助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编制、优化《广西经营主体登记审查要点》(以下简称《审查要点》),从37部登记法规及政策文献中整理出12个共性审查事项、7大常用知识点、160余条问答,形成更具实操性的《审查要点》,统一全市审查标准,实现登记退件率降低56%、审核时间缩短67%。

自2023年11月开展自治区经营主体登记注册业务审查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以来,《审查要点》成为全市经营主体登记注册人员依法履职的行为准绳、提高登记注册工作质量的有力助手,提升了经营主体登记注册全过程全环节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实现全城“无差别、同标准、同质量”办理,为全区推广提供了“南宁经验”。

为进一步放宽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优化登记程序,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南宁市行政审批局联合制定《南宁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特殊情况办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创新“住改商”“一址多照”制度体系,促进经营主体“脱虚向实”。自《指引》实施以来,全市有180个小区纳入“住改商”规范管理,200余个纠纷难题得到有效化解;1.9万户经营主体享受到“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宅业合一”的改革便利;250个虚假住所登记被成功拦截,1077个问题主体被监测处理。

惠企惠民释放红利再添动力

为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南宁市率先在全区推出惠企惠民一站通系统,整合“企业身份码”、企业开办事项“17合一”、电子档案、“掌上办”等功能,推进登记注册智能化。同时,引进智能综窗材料审批系统,创新“智能预审”服务模式,精准识别申请材料并生成预审结果,形成“审批要素提取—平台智能研判—窗口二次复核”闭环审批模式,优化审批流程,登记首办成功率达90%。

目前,在优化企业开办审批流程方面,南宁市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线上,依托广西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以及南宁惠企惠民一站通系统,整合各部门的业务表单,打通各业务部门数据接口,将企业开办信息通过平台在部门间同步传递,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核准、自助发照、自动公示、电子归档”。线下,综合窗口统一收件和反馈办理结果,统一发放纸质营业执照、发票、税控设备和实体印章,实现了企业开办7个事项“一网、一窗、一次、最快0.5个工作日”办结。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南宁市市场主体登记存量102.1389万户,同比增长3.36%。其中,企业存量43.4527万户,个体58.1321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0.5541万户。

南宁市将“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作为重要抓手,聚焦两个重点持续发力。其中,南宁市在全区率先实施“个转企”直接登记改革,打破“先注销后登记”模式,将执照、印章、税务等7个事项整合成“一件事”,一次变更即可完成“个转企”升级全流程。自2024年12月以来,全市已有45户“个体户”秒变“企业主”。另外,南宁市率先实现高效办成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一件事”,通过整合部门间的申请材料为一张表单,实现企业办事由“多地、多窗、多网、多次”向“一地、一窗、一网、一次”转变。

提升服务“以码做桥”畅通渠道

为优化营商环境,《南宁市推行“企业身份码”登记注册改革实施方案》印发,推广使用“经营主体服务码”(原名“企业身份码”),南宁成为广西全面推行“经营主体服务码”(以下简称“服务码”)应用的首个城市。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依托全国统一的电子营业执照系统,经营主体设立登记成功即生成“服务码”,实现纸质营业执照二维码与电子营业执照中二维码“二码合一”。同时,依托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将南宁市内各部门相关许可备案信息集成至“服务码”,“一码展示”企业登记基本信息和许可信息,实现企业“一照一码”。2024年12月底,南宁市“服务码”实现与电子证照库相关联,汇聚许可信息223种。

在畅通经营主体诉求及反映问题渠道方面,南宁市“以码做桥”,打通“服务码”与12345热线平台的连接,让经营主体通过“服务码”在“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专区”提出诉求,实现经营主体诉求可视、可溯、可查、可评。此外,“服务码”还打通与数字化智能政策申报服务平台“政仕通”的连接,企业只需勾选参数,该系统即可以从海量政策中智能筛选出适合企业申请的政策项目,免费生成《政策匹配报告书》,帮助企业精准申报适合的政策项目,大大提升了申报效率和成功率。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2025年,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更多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举措,进一步做优登记注册服务,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为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记者 杨玲 马继稳 何正君 陈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