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马山县:小土豆变“金豆豆” 冬种马铃薯丰产增收

发布时间: 2025-02-26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宾艺苑 唐家福 |责任编辑: 李鑫

初春的天空阴雨绵绵,但在马山,一片片覆盖黑色地膜的马铃薯田安然无恙。面对今春复杂气候的挑战,农业科技力量为马山县冬种马铃薯产业筑起了“防护墙”。

日前,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团队深入马山县开展“全链条”技术指导。在古零镇羊山村高产栽培示范基地,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李丽淑、樊吴静拨开地膜仔细查看薯苗长势:“根系发达,茎秆粗壮,这个脱毒种薯抗逆性确实突出。”

去年此时,基地负责人韦仕辉还在为薯苗缺苗率高、出苗不齐发愁。今年选用沃土5号、珍妮等新品种,配合水肥一体化技术,基地出苗率达到95%以上。韦仕辉一边给马铃薯追肥,一边欣喜地说:“今年马铃薯长势喜人,多亏了科技特派员推荐的品种和种薯。”

乡村科技特派员的“处方”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因地制宜。古零镇种植户刘天才的150亩种植基地因地势低洼,马铃薯经历三级霜冻,还伴有早疫病和环腐病。乡村科技特派员查看病情后开出“杀菌剂+叶面肥”组合“药方”,指导种植户及时喷施多菌灵等杀菌剂,追施叶面肥与生长调节剂,帮助植株恢复生机,降低种植损失。

近年来,马山县将冬种马铃薯打造成“短平快”增收产业。全县种植面积从2021年的800亩增至近3000亩,形成“科研机构+示范基地+种植大户”的推广体系。马山县科技局负责人介绍,通过统一供应脱毒种薯、推广“覆膜水肥一体+机械化栽培”技术,马铃薯平均亩产提升至2.5吨,较传统种植增产25%。

针对复杂天气情况,目前,农技服务队已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通过“田间课堂”和线上指导为种植户保驾护航,确保这些石山间的“金豆豆”3月迎来丰产丰收。(记者 宾艺苑 唐家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