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新消费风潮:商家迎来机遇 居民体验升级
外卖骑手在上林县一家便利店取货。记者 廖欣 摄
“您有新的外卖订单,请及时处理。”2月22日20时,南宁市上林县大丰镇的一家烧烤店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门店刚营业半个多小时,就已经收到40多个外卖订单,线上外卖平台的提示音在店内接连响起。
近年来,南宁市持续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优化消费供给、激发消费潜能,促进消费市场持续回升向好。县域新消费也异军突起,为当地居民生活带来新变化,也为经济稳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县城传统餐饮业展现消费新活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提出,深化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支持连锁经营布局县域市场,推动冷链配送和即时零售向乡镇延伸。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曾经以传统线下消费为主的县城,如今也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展现出蓬勃的消费活力。在上林县,不少商家开始借助互联网平台销售产品,曾经依靠街坊邻居光顾的餐饮店,如今也学会了“触电上网”,通过线上平台拓展客源,增加收入。
“在外卖平台上线以后,我们扩大了经营‘半径’,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林特色美食。”上林县“不见不散”烧烤店老板李淑萍告诉记者,她的烧烤店经营了13年,主打上林马排烧烤、干锅马杂等当地特色美食。现在不仅门店顾客盈门,线上销售也经常“爆单”。李淑萍说,经营餐饮店生意,有时也看天“吃饭”,遇到刮风下雨,到店堂食的客人就会少很多。现在有了线上外卖平台,不仅老顾客很稳定,新顾客也越来越多。目前该店每月美团外卖订单有2000多单,线上外卖销量在当地烧烤店中排名第一。
数字化窗口开启县城便捷生活新篇章
县域新消费给县城的餐饮商户们打开了一扇数字化的窗户,即时零售的快速发展,也让县城居民享受到便捷的线上消费体验,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在线上平台购买日用品、生鲜蔬菜、新式茶饮,已成为部分县城百姓的消费日常。
美团骑手覃伟忠告诉记者,县城不大,20分钟左右就能把商品送到顾客手里,一般都是年轻人下单的奶茶、米粉、烧烤等食物,每天能送30多单。
“在线上外卖平台上选购很方便,种类齐全,一些在小县城里比较难买到的商品也可以用手机直接搜索找到,像在大城市生活一样便利。”上林居民罗先生告诉记者,他经常在线上外卖平台下单酸菜鱼调料包、火锅底料、咖喱酱、生鲜蔬菜等,下班后就可以直接回家做饭,免去了在线下门店选购的时间,便利性十足,幸福感满满。
县域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随处可见的商店、连锁超市;越来越便捷的电商平台;吃喝玩乐购一站式解决的大型商超……这些原本大城市的消费业态和场景,已逐渐成为县域地区的标配,也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社会学者谢金甫认为,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县域物流配送服务的不断完善,县域新消费的潜力不断释放,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同时也为当地经营者拓宽了营销渠道,推动线上经济与线下经济的融合发展。
近年来,南宁市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引导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健全县域商业基础设施、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培育县域龙头流通企业等举措,着力打造县域新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我市研究制定了《南宁市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南宁市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资金管理细则(试行)》《南宁市县域商业建设行动项目管理制度(试行)》《南宁市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日常监督管理细则》等一系列制度机制,有效保障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目前,全市共有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24个、乡镇综合商贸中心106个、村级便利商店2979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23个、乡镇物流网点436个、“快递进村”网点1397个,具备条件的乡镇、村实现“快递进村”服务覆盖100%,农村电商服务覆盖100%;培育县域龙头商贸流通企业35家,完成数字化改造的已有4家。
(记者 廖欣 胡光磊 实习生 韩佳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