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局促发展 深化改革增活力—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推动全市市场监管事业迈上新台阶
2024年,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把守牢安全底线作为保障民生福祉的关键任务,把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作为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举措,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荣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称号,是全区市场监管系统及全市市直部门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在自治区人民政府2024年设区市市场监管综合考核中,南宁市总分排名全区第一,被评为A级。
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在全区实现“四个率先”,有效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南宁市经营主体总量突破百万大关。“四个率先”即率先实行经营主体登记注册审查要点规范化标准化试点改革,改革成果在全区范围推广实施;率先实现高效办成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一件事”;率先推动“经营主体服务码”应用,全面实现“一企一照一码”;率先试点开展“个转企”直接登记改革工作,发放广西首张直接变更登记“个转企”营业执照。
南宁市商标受理窗口每月商标注册受理量位居全国前十、全区第一,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表彰。
深化改革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为做优登记注册服务,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区率先实施“个转企”直接登记改革,打破“先注销后登记”的模式,将执照、印章、税务等7个事项整合成“一件事”,一次变更即可完成“个转企”升级全流程。在优化企业开办审批流程方面,保持企业开办“零成本”“零跑腿”,实现了企业开办7个事项“一网、一窗、一次、一个工作日”办结。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南宁市市场主体登记存量102.14万户。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优化服务,助力企业、个体工商户跑出发展“加速度”。在全区率先设立个体工商户服务站170个,成功培育入库2024年广西“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80家,并加大力度支持其创建自有商标品牌,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营销推广等方面加强服务,提振个体工商户发展信心。联合金融机构打造“个私主题银行”8家,累计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发放贷款19亿元,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行经营主体行政处罚决定和信用修复“三书同达”机制,进一步优化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服务,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行政处罚“三书同达”,即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将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提醒函、信用异议申诉告知书同步送达,主动告知当事人行政处罚信息公示途径、信用修复条件和流程、异议申诉渠道等内容,保障当事人信用修复知情权,帮助当事人及时进行信用修复。据统计,2024年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经营异常名录信用修复49178户次,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用修复53户次,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387条。
锚定目标质量支撑引领创新
2024年9月,南宁市2024年“质量月”主题公益咨询服务现场活动举行,深入开展全民质量行动,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服务壮大实体经济,激发消费活力。近年来,南宁市积极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建设,目前已建成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16个,实现12个县(市、区)和14个国家级、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全覆盖,累计帮扶企业1935家。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区先行先试,引导全市标准化试点示范单位、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企业标准“领跑者”企业以及其他具有行业代表性的科技创新企业,全面推行首席标准官制度,已推动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513名;培育质量品牌优质企业665家。全市拥有各类质量认证证书14490张,新增绿色低碳产品认证证书13张、香港高端品质认证证书44张,上述3项证书数量全区排名均为第一。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还联合瑞士SGS通标、广东粤港澳大湾区认证促进中心等机构,深入武鸣区、隆安县、上林县、马山县等地指导企业开展沃柑、火龙果、民宿等湾区认证、乡村旅游民宿服务认证,积极深化南宁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横州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获国家级资质认定,被授予“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茉莉花及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牌匾。
根据南宁老友粉产业链标准化需求,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牵头构建南宁老友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梳理相关标准308项,立项老友粉产业标准30项,制定并发布标准21项,为推进南宁老友粉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还根据企业需求搜集肉桂、莪术、八角等东盟国家中药材标准题录清单48项,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在加强与东盟国家标准化合作与交流方面,发布《面向东盟物流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规范》《面向东盟跨境电商直播人才培训服务规范》。2024年,全市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18项、行业标准1项。目前,全市累计创建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16个(其中国家级33个);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674项(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68项)、行业标准1250项、广西地方标准2542项,累计发布南宁市地方标准50项;2012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标准18007项,居全区首位。
知识产权全链条实现新突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2024年,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顺利通过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组织的专家预验收,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挂牌成立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南宁分中心,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截至2024年12月,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4357件,全区占比36.69%;高价值发明专利4978件,全区占比35.40%,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60件,有效发明专利、高价值发明专利等多项知识产权主要指标均位居全区前列。南宁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200309件,居全区首位。全市共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9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21家,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库内重点企业283家,数量均位居全区第一。
真抓实干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是群众愿意消费的前提和保障。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知识产权、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电子计价秤等专项治理行动,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提升消费者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农贸市场是供应百姓“菜篮子”的主渠道,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围绕“环境美观、功能完善、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智慧赋能”的工作目标,不断提升农贸市场规范化管理水平。2024年,南宁市通过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评级验收的农贸市场新增10家,成为“十个一”建设百姓满意星级农贸市场。
为优化消费环境,南宁市大力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进一步拓展放心消费创建领域,努力提升消费者满意度。2024年,南宁市“放心消费创建单位”达8492户,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主体达1215家。1200多家企业、22个商圈、55家商超参与了2024年南宁市“3·15激发消费活力百企千店放心购”公益行动。2024年,全市各级12315机构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053.16万元。
在网络监管方面,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药品网络销售监管新方法,在全区率先将网络取证全景监控室应用于药品网络抽样工作,同时优化形成有效监测模型21个,有效破解药品网络销售监管难题。2024年,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市场监测与电子数据取证中心在电子数据存在性鉴定(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数据存在性鉴定(移动终端)两个项目中表现突出,顺利通过考核,成为广西市场监管系统首个通过电子数据司法鉴定能力验证的机构。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还在全区率先建成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e中心,归集16.4万条网络经营主体相关的经营、商品、信用数据进行标签化管理,为南宁市网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筑牢屏障护航群众健康安全
食品安全关乎民生福祉。2024年以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聚焦食品安全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持续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走深走实,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提升行动,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全市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全年共完成食品抽检43094批。其中,自治区评价性抽检1811批次,合格率达99.67%。在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面,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圆满完成第21届东博会、峰会及2024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南宁站等重大活动、赛事的食品安全保障任务,实现了重大活动食品安全“零事故”、重大体育赛事食源性兴奋剂“零发生”的目标。
守牢药品安全底线。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做好药品进口备案工作,在广西进出口中药材贸易中心设立广西进口中药材备案管理服务中心,推行“无纸化+零跑腿”模式,实现中药材和食品用药食同源商品进口备案1日办结,办理速度位居全国前列。全市累计进口中药材和药食同源货物987票,总重量8351.6吨,总货值2251.2万美元。完成农村地区药品安全监管100%全覆盖。药品流通安全监管、医疗器械备案及其经营环节智慧监管、牙膏专项、染发类化妆品专项工作获自治区药监局表扬。
守牢特种设备、燃气、电动自行车及工业产品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底线。南宁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治本攻坚行动,2024年,特种设备监管认领率99.53%,设备赋码率98.05%,定检合格率99.02%。开展燃气器具质量安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等专项整治行动,检查相关市场主体23366家(次)。压实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依托广西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平台,录入相关企业信息8万余条。
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工作亮点
横州市市场监管局
横州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获得国家级检测资质127项,建成国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茉莉花及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成为广西县级唯一具有国家级质量检验资质的平台。
宾阳县市场监管局
创新“12345”工作机制,重拳打击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查办的1起化肥、药肥案入选广西2024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桂在真打”行动典型案例;持续推进年报工作创新开展,已连续7年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相关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上林县市场监管局
深化推进“局县会商”合作,创新建立全市首个食品联合实验室,2024年新增民宿认证5张,成为全市唯一拥有民宿认证的县级单位;药械监管工作突出,连续10年抽检合格率达100%,“上林模式”医共体获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广。
马山县市场监管局
持续打造“马山黑山羊”“马山里当鸡”“马山旱藕粉”等县域品牌;助推生榨米粉、“三道饮”、黑山羊等特色食品享誉八方;以中国弄拉、马山小都百、古零攀岩小镇、永州玄河等景区为载体,成功植入特色产业文化产品,助推“旅游+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
隆安县市场监管局
聚焦民生,多措并举做好群众投诉举报办理工作。联合有关部门成功办理1起违规收取“摊位费”的案件,成功调解1起涉及58户蔗农补偿款的地磅缺斤短两投诉,及时处置1起涉及12名消费者的诱导充值App投诉。
兴宁区市场监管局
创建燃气器具示范街,建成“一栏一册一台账”模式;打造7家城区标杆学校食堂;创新实施连锁餐饮企业告知承诺制,开展首批试点申报;建立南宁市首家配备“营业执照智慧一体机”的“个私主题银行”。
江南区市场监管局
坚决筑牢农村药品安全监管防线,联合相关部门取缔3处非法行医窝点;聚焦“网红餐厅”,开展“随机查餐厅”“你点我检”“文明餐桌”“反餐饮浪费”等食安行动,确保食品安全;主动联合银行打造“爱心驿站”,为新就业群体助力。
●青秀区市场监管局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导向,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实施“三个办结”机制,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目标,登记业务办理效率提升173%。
西乡塘区市场监管局
2024年处置各类投诉、举报和咨询工单等2.41万件,行政复议17件,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572.36万元;制定及补充完善网络交易监管违法线索处置等制度7项;培育发展91户“放心消费创建单位”。
邕宁区市场监管局
“两品一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形成强化部门联动、强化质量提升、强化网络覆盖、强化宣传引导的“四个强化”监管模式。2024年继续大幅超额完成任务,监测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60例,完成率为275%;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86例,完成率为195.45%;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73例,完成率为125.86%。
良庆区市场监管局
聚焦物业(水电)乱收费、电梯安全等备受关注的物业问题,构建“执法检查+投诉处理+隐患治理”三维监管体系,查处物业领域案件31件,追回退款107万元;严控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大力打造“三无三有”示范校园食堂;深化“府检联动”,查处货值百万违规销售曲马多复方制剂案,入选自治区级典型案例。
武鸣区市场监管局
聚焦保健品、养生酒及“偏方”“神方”等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与公安机关共同探索建立“行刑衔接、信息共享、部门联动、点面结合”新机制,全年移送14件涉刑案件(11件假药案、3件食品非法添加案),形成“检打联动、行刑共治”示范效应。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分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南宁受理窗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表扬。202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南宁受理窗口办理商标新注册及后续业务共计4558件,受理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12件,涉及注册商标122件,担保债权数额1.2522亿元。其中,商标新注册申请受理量位居全国前十、全区第一。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经开分局
深入推进住所申报承诺制、简化跨区迁移、推行“企业身份码”,成功发放全市第100万张营业执照,助推南宁市成为广西首个经营主体总量突破百万的城市;推进“个转企”直接登记试点改革工作,实现一次登记即可完成“个转企”升级流程,成功发放全区首张直接变更登记的“个转企”营业执照。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东盟分局
指导广西首科轨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全区第一张冷轧带肋钢筋产品生产许可证,广西中为电缆有限公司的两项标准获评2023年企业标准“领跑者”;采取提前介入、书面预审等方式,推动广西复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桃李面包有限公司、天丝红牛(广西)饮料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顺利获证投产。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青秀山分局
圆满完成2024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活动开幕式监管保障工作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特种设备安全专题调研工作。2024年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报率全市排名第一。市场监管党员先锋服务队加大涉企帮扶力度,康乐青山·江畔小镇经营主体量增幅明显。(记者 杨玲 马继稳 黄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