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多方面发力促进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改善消费环境是促进消费的一个重要支撑。2024年,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为抓手,在消费供给、消费环境、消费维权等方面持续发力,为首府消费环境改善、营商环境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多措并举消费环境持续优化
2024年,南宁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引导经营者诚信经营,促进企业诚信自律,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乐享高品质消费。
2024年“3·15”期间,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南宁市消费者协会发起南宁市“3·15激发消费活力百企千店放心购”公益行动,1200多家企业、22个商圈、55家商超参与此次活动,覆盖南宁市区主要商业市场。目前,南宁市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已覆盖商贸流通、交通、金融、家居建材、电子商务、快递、旅游等20多个行业,放心消费创建单位达8492户,培育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主体达1215家。
202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南宁市市场监管局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热点与维权难点,将《条例》宣贯与食品安全、质量安全、消费维权等内容有机结合,开展《条例》宣贯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全市累计开展《条例》宣贯活动 398场,发放宣传资料30363份,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消费维权知识的知晓率,提振消费信心。
此外,2024年11月,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还在南宁地铁1号线设置“放心消费宣传”主题列车,6节车厢涵盖放心消费、食品安全、保健食品、知识产权和质量强市等主题板块内容,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近距离向消费者普及消费维权知识,将“放心消费宣传”主题地铁专列打造成广西首个移动式消费宣传教育基地。
权益保护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面对不断出现的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强化消费维权,凝聚各方力量,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在强化宣传方面,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多层次、高频率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对放心消费创建及消费者满意度提升工作的知晓率,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同时,市场监管部门鼓励指导企业加入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并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引导督促经营者履行消费维权的社会责任,促进消费纠纷化解在源头。
在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方面,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南宁市消费者协会组织放心消费体验官开展系列消费体验体察活动,让广大消费者从消费供给、消费环境、消费维权三个方面参与商品服务和社会监督,促进企业诚信经营,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在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围绕民生领域、商品、服务等方面的消费纠纷,发布盲盒抽奖、房屋装修、直播带货等消费提示以及2024年度12315投诉信息公示等内容,强化理性消费,防范消费陷阱。市场监管部门还聚焦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汽车行业和社会务工技能培训行业的突出问题,组织约谈问题企业,通报存在问题并作出行政指导,引导企业切实履行维权主体责任。2024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各级12315机构依托全国12315平台接收投诉、举报、咨询12.5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053.16万元。
在促进消费纠纷源头解决方面,南宁市市场监管局不断完善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引导消费者在线与企业协商和解,以数据“多跑路”实现维权“少跑腿”。市场监管部门还大力发展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企业,积极引导经营者入驻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推动“线下调解”向“线上和解”转变。2024年,全市发展ODR企业46家,保有量207家,通过ODR解决消费纠纷2171件,和解成功率为69.42%,比传统调解提高28.3%,有效促进纠纷化解在企业、解决在源头。
今年,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将着力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实施放心消费系列行动,提振消费信心,开展放心商店、放心市场、放心网店、放心餐饮及放心景区培育,发布南宁“放心消费”地图,拓展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商家“云地图”覆盖面,探索“AI+放心消费答”应用场景,提升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数字监管能力,持续扩大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覆盖面。
(记者 杨玲 马继稳 王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