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夜城·浪漫夜南宁”系列报道 人间烟火落南天 邕城璀璨夜未央
夜幕下,邕江边的康乐青山·江畔小镇灯光璀璨,美不胜收。记者 叶子榕 摄
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游人如织。记者 黄红锦 摄
民生广场·水漾市集夜间经济充满烟火气。记者 梁枫 摄
广旅·南宁之夜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记者 叶子榕 摄
编者按
作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夜间经济不仅是城市竞争力的“晴雨表”,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近年来,作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南宁市以“夜”为笔、以“新”为墨,在培育多元消费场景、融合文化基因、激发创新动能上持续发力,让“夜经济”潮起来、亮起来、火起来。
夜间经济是拉动城市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繁华度的新动力,也是城市活力系数的风向标。
从青秀山下的璀璨灯海到平西夜市的热闹小摊,从演出场馆的如织人流到邕江夜游的闲适惬意……入夜更美丽,愈夜愈精彩。这是当下活力四射的绿城南宁!
这个春天,南宁“夜经济”越发活跃:广旅·南宁之夜自开街以来客流量突破1700万人次;南宁地铁周五、周六延长运营时间至24时,方便市民游客出行,促进夜间经济发展;“演唱会+夜间文旅”实现“双向奔赴”,让更多演唱会流量转化为本土消费动能……
如今的南宁,打出优化公共配套服务、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政策保障等“组合拳”,持续丰富“夜游、夜食、夜购、夜演”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吸引八方游客来到这里体验丰富的夜生活,用心感受这座“不夜城”的独特魅力。
潮起来——解锁夜幕下的消费新模式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随着青山大桥上绚烂灯光渐次亮起,邕江边的康乐青山·江畔小镇逐渐热闹起来。伴着流光溢彩的灯光、滑板落地的声音、悦耳动听的音乐,这个集特色娱乐、主题餐饮、潮玩文创于一体的新都市休闲文旅项目展现出不同于白天的风情,不少人前来散步游玩、打卡拍照,享受独属于自己的放松空间。
在小镇内一家西餐厅,法式复古的装潢风格、充满设计感的艺术品、别具一格的花园成为吸引游客聚会游玩的“秘密武器”。“店面设计很有特色,周末时经常有客人包场开生日派对,或在花园举行小型音乐会,大家听音乐、喝咖啡、跳舞,玩得很尽兴。”店主邱彬介绍。
正在店里拍照的市民陈少空是康乐青山·江畔小镇的常客。“我晚上经常来小镇散步、喝咖啡,这里有很多充满文艺气息的店铺,还设置有滑板区,很潮很好玩!”陈少空说。
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百益·上河城创意文化街区等特色街区人气高涨,五象路夜市、建政路夜市等网红夜市顾客盈门,如今来逛这些火热的夜间消费场景已成为市民游客在南宁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南宁市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积极打造夜游、夜食、夜购等消费新模式,发展体验式、策展型等消费新业态,支持打造美食集聚区、美食街区等餐饮消费新场景,推出一系列文旅体商融合联动活动,持续打造促消费品牌,不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全市商文旅消费热度不断攀升,许多消费场景给市民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也成为繁荣“夜经济”、点燃烟火气的关键所在。
数据显示,2024年南宁接待旅游总人数1.76亿人次,同比增长13.83%;实现旅游总收入1969.14亿元,同比增长14.02%。夜色下的南宁,一个个集美食、旅游、消费、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特色街区,不仅展现出南宁特色鲜明、场景多元的夜间经济,更成为推动城市消费提档升级的新着力点。
亮起来——优化服务护航“夜经济”
夜景是南宁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当璀璨的灯光勾勒出邕江两岸的壮丽轮廓,光影交错间,美不胜收,吸引了一批批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来南宁大桥游玩的游客童先生不禁赞叹道:“吹着晚风,欣赏着迷人的夜色,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而这流光溢彩的背后是一群“灯光守护者”在默默付出。“我们加强日常养护,建立科学巡检机制,及时解决灯具脱落破损等设施问题,排除控制箱破损、电缆短路等安全隐患,保证景观照明设施完好率99%以上和亮灯率95%以上。我们还对重点区域如商圈、景区、特色街区等进行重点维护,采用新型节能灯具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打造舒适、美观的夜间光环境。”南宁市城市照明事务服务中心景观照明管理科副科长李辉表示。
每逢重大节假日和特殊活动,南宁市还会开启节日模式,合理调整城市景观灯光的启闭时间,延长邕江沿岸及重要区域景观灯饰亮灯时间,或举办精彩的灯光秀,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活动氛围,以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外出游玩消费。
为推动南宁“夜经济”规范有序发展,南宁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南宁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也行动起来,联合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力度全面开展联合执法整治行动。
“我们坚持做到疏堵结合,持续推进分级分类分区管理,目前全市共设置各类临时摆卖摊区210个,摊位14119个,其中既包括埌西、西关路、平西、农院路等一大批示范性夜市摊区,还有盛天地、民生码头、亭子码头等一大批网红特色集市。”该局执法监督一科科长蔡稳徽表示,这样不仅可以让有摆摊需求的群众集中摆摊、规范经营,得到更好的服务,而且有利于激活“夜经济”,进一步丰富夜生活。
火起来——音乐“流量”变城市“留量”
今年以来,南宁不少夜晚被悠扬的歌声所“点亮”:3月8日,林忆莲「回响Resonance」巡回演唱会南宁站开唱;3月14日至15日,音乐剧《东莞东》2025全国巡演第二站走进南宁;3月15日,潮流天后超级演唱会云集了张韶涵、希林娜依·高、范玮琪、薛凯琪、张靓颖等知名歌手……这一场场音乐盛宴,不仅点燃了歌迷的热情,也引爆了南宁的“演唱会经济”,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据统计,2024年,南宁市共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32场,接待观众近75万人次,按照行业通用统计口径测算,带动消费45.43亿元,有效激发了旅游、餐饮、住宿、交通等社会综合消费潜力,演唱会经济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之一。
“演唱会经济”的背后,不仅是城市吸引力的提升,更映射出南宁优化配套服务,将“流量”变“留量”,推动夜间经济蓬勃发展的不懈努力。
“我们通过科学布局演唱会、夜市等消费场景,开创‘演唱会+夜间文旅’的联动模式,在广西体育中心喷泉广场设立‘邕派生活节乐市市集’,吸引45个特色摊位入驻,涵盖美食、文创、非遗、旅游推广、歌迷互动等板块,打造一站式‘吃喝游购娱’体验平台,将演唱会流量转化为本土消费动能。仅去年,该市集组织歌迷会活动14场,吸引人流超23万人次。”南宁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促进南宁市夜间经济发展,方便市民游客出行,南宁地铁在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每周周五、周六常态化延长地铁全线网运营服务时间1小时。如周五、周六遇法定节假日或其他重大活动(如演唱会等),南宁地铁将根据情况临时调整延长运营方案,进一步方便市民游客夜间出行。
今后南宁市还将设计“演唱会+城市周边游”等旅游线路,运用旅游协会的资源,组织外地游客“看演出游南宁”,让更多人来南宁、看南宁、游南宁,进一步带火南宁“夜经济”。
数读夜南宁
●1.76亿人次
2024年,南宁接待旅游总人数1.76亿人次,同比增长13.83%;实现旅游总收入1969.14亿元,同比增长14.02%。文旅体商叠加效应加快释放。
●14119个
南宁市推进分级分类分区管理。目前,全市共设置各类临时摆卖摊区210个,摊位14119个。
●45.43亿元
2024年,南宁市共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32场,接待观众近75万人次,推出包含门票、住宿、餐饮、运动等多款“一站式”产品,带动消费45.43亿元,演唱会人气爆棚,解锁流量经济新密码。(记者 韦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