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中国不夜城·浪漫夜南宁”系列报道 霓虹绣金织锦韵 百坊千灯映古风

发布时间: 2025-03-26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综合 |责任编辑: 李鑫

游客漫步夜间的百益·上河城。

百益·上河城将旧厂区升级为集艺术展览、创意市集、网红餐饮、夜游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文旅地标。

一把把精美的壮刀在匠人手中细致打磨。

谭湘光壮锦展示馆里的壮锦图案生动、色彩斑斓。

创新设计的民族服装更适合日常穿着。

  

亭子码头是游客游玩南宁打卡地标之一。记者 黄敬敏 摄

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古今交融的特色街区、琳琅满目的各色小吃、创意十足的夜间演出……入夜时分,华灯初上,南宁的夜市别有一番文化韵味。

穿行在南宁夜市间,感受传统与现代交融碰撞。在保留传统小吃与手工艺品展示基础上,南宁不少夜市引入非遗展馆、创意市集、街头艺术表演等元素,展现其独特魅力。如今,南宁积极将传统文化融入夜市发展,通过传统与现代交织互融的设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夜市的文化氛围与吸引力。

市井长巷,烟火人间。一处处提质升级的文化夜市展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魅力。多元化的夜市场景满足了市民游客多层次的夜间消费需求,释放出蓬勃的消费活力,让南宁夜生活越夜越精彩。

寻百味——烟火升腾美食美景

“先有亭子渡,后有南宁城”。在老南宁的故事里,亭子码头曾是极其热闹的商埠码头,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亭子码头焕发新彩,打造出水上运动俱乐部、欧陆风情商业街、亭子夜市、景观塔等板块,成为都市文化休闲新地标。

每当夜幕降临,亭子码头灯火璀璨、游人如织。大家享受着邕江上吹来的习习江风,在别具风情的迷人夜色中,品尝着特色美食,别提有多惬意。云南游客李阳说:“我们为此次旅行做足了攻略,下午刚抵达南宁,晚上就来亭子码头夜游邕江、逛夜市。南宁的夜生活真的非常精彩。”

酸辣鲜香的老友粉、别具特色的酸嘢、香气四溢的蜜汁排骨、冰爽可口的泰式奶茶和老挝冰咖啡……走进亭子夜市,琳琅满目的特色美食、整洁舒适的用餐环境,引得食客们放慢脚步,在一个个摊点前感受夜南宁的烟火气。王女士在亭子夜市经营一个铁板鱿鱼摊点,她于2023年4月入驻亭子夜市,现已成为大家口中的“销冠”,每逢节假日更是从早忙到晚。“我们的铁板鱿鱼使用自制酱料,口感鲜美,因为我们不卖隔夜货,食材新鲜,备受食客好评。”说起成为“销冠”的经验,王女士有自己的理解。

另一边,王显明经营的果酱烧烤摊点也是人气火爆。“南宁夜生活丰富,夜市里有各色美食,吸引了很多游客。我们店的招牌是肉质鲜嫩的河池环江菜牛和口感酸甜的宜州烤鱼,节假日销量高的时候可以售出七八百份。”王显明说,欢迎广大外地游客来南宁吃特色果酱烧烤。

当广西三月三遇上亭子码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据了解,亭子码头近期将开展非遗夜光风筝表演,举办三月三风筝市集等活动。“我们将邀请专业人士到现场,夜晚开展巨型夜光风筝表演,还会邀请游客一起放风筝。届时亭子码头夜空将现漫天风筝,游客拍照打卡更‘出圈’。”亭子码头运营主管陆艺丹表示。

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巧妙融合,打造一批网红打卡点,江南区一直在探索前行。“依托‘先有亭子渡,后有南宁城’的文化内涵,我们将亭子码头、江南万达、百益·上河城、‘10+1’商业街等商文体旅地标串珠成链、连线成面、互融共兴。”江南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莫丽萍表示,将丰富“夜游”“夜购”“夜食”“夜娱”“夜健”等消费场景,打通商圈市场脉络;鼓励商业综合体开办夜间促消费活动,支持景区举办音乐节等活动,赋予传统景区夜间新业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探多元——古韵新彩美物民俗

暮色降临,百益·上河城的夜间文化气息浓厚。

五彩经纬交织,丝线编织间绘就壮锦的独特美韵,彩蓝蟒龙纹、嫣红万寿花、青蓝凤纹……步入位于百益·上河城的谭湘光壮锦展示馆,一幅幅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的壮锦面料映入眼帘,馆内展示的壮锦创意产品更是琳琅满目,让游客目不暇接。

“壮锦的图案严谨,纹理错落有致,用色大胆,呈现出浓郁的地域和民族色彩。如今新开发出的壮锦配色和纹样紧跟时代潮流,用其制成的产品很受年轻人和国内外游客的喜爱。”谭湘光团队市场部负责人林峰介绍道。

“在即将到来的广西三月三,我们将推出壮锦民族服装系列新品,包括童装和成人服装,适合日常穿着的马甲是其中之一。”林峰表示,希望通过设计,让人们不但只在节日里,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穿上壮锦服饰,展现民族特色和自信。

非遗壮刀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冬鹏的非遗壮刀技艺作品展馆坐落在谭湘光壮锦展示馆不远处。花山对刀、壮王刀、环首壮刀……工作室中陈列的一排排展品造型精美繁复、古朴遒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

据介绍,壮刀制作技艺是一项壮族传统制刀技艺,采用青铜铁器或花纹钢锻打制成刀身,刀柄、刀鞘则采用黑檀木、金、银、铜等,并辅以壮文化代表性元素雕刻图案。

“壮刀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广西左江花山岩画中2000多年前骆越首领使用的环首刀,其特点在于形制上讲究刀口平直开阔,短柄、利刃。”非遗壮刀技艺作品展馆负责人蔡梁宁表示,游客在参观的同时,通过了解壮刀文化,进一步了解广西高水平的工艺水准。

非遗展示是百益·上河城打造文旅地标的其中一项,工业遗产、乐队演出、动漫展览……多元文化的交织才是百益·上河城打造文旅融合夜经济的品牌底色。

“近年来,百益·上河城通过‘工业遗址活化+文旅商业赋能’模式,将旧厂区升级为集艺术展览、创意市集、网红餐饮、夜游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文旅地标。”百益上河城总经理程光明告诉记者,通过引入艺术灯光秀、常态化街头表演、品牌联动、音乐LIVE等,成功塑造“年轻化、时尚化、打卡化”的夜市品牌形象,成为南宁夜间经济“流量担当”。

据介绍,目前,百益·上河城日均客流量稳定在2万人次左右,周末及节假日可达3.5万人次以上,项目辐射效应显著,带动周边商业消费增长超30%。

记者了解到,今年广西三月三期间,百益·上河城还将联合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共同策划为期4天的多系列民族风情与潮流文化主题活动,内容包括2025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南宁市“绿城歌台”群众文化活动、民俗演绎+互动巡游、动漫游园,以及联合广西木偶剧团推出多场木偶剧等。(记者 吴潇 周小燕文 记者 黄红锦/图

数读夜南宁

●17619.14万人次

2024年,南宁接待国内过夜游客17619.14万人次,同比增长13.78%;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7.09万人次,同比增长122.67%。

●1964.82亿元

2024年,南宁实现国内过夜游收入1964.82亿元,同比增长13.94%;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072.39万美元,同比增长72.26%。

(记者 吴潇 周小燕文 记者 黄红锦/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