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住在一起”到“心在一起”——隆安震东安置区打造幸福家园
近年来,隆安震东安置区正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奏响民族团结进步和谐新乐章。这个易地搬迁群众的新家园,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场,各族群众从“住在一起”到“心在一起”,生活迎来新面貌。
进入震东安置区,一幅温馨和谐的生活画卷展现在眼前:社区广场上,和煦的阳光洒在人们的身上,打太极的老人动作行云流水,跳广场舞的居民绽放出欢乐的笑容;一旁的亭子里,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做着手工活、唠着家常,不时传出欢声笑语;孩子们欢快地奔跑玩耍,清脆的笑声传遍整个社区……
震东安置区设有民兴、民盛、民乐3个社区,居住着汉族、壮族、瑶族、苗族等10个民族的群众共2373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达98.13%。社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五个家园”,让各族群众在这里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党群服务中心,墙上“互嵌融合互帮互助亲如一家”12个字熠熠生辉,安置区建成前后的新旧照片带领大家穿越时空看时代巨变。如今,居住在这里的孩子们有了优越的上学环境,人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工作方式从传统务农转向多元就业,正用一幕幕幸福生活场景描绘着“搬出新天地,移来好日子”的真实画卷。
社区为破解治理难题,积极探索创新,在2019年3月建立了感恩积分超市,推行积分制管理。这一举措犹如一把“金钥匙”,打开了社区治理的新局面。“积分+自治”,将派驻干部、“两委”干部、网格员包干到各个楼栋单元,把积分管理、政策宣传等工作下沉一线,成功筑起干群“连心桥”;“积分+就业”,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小梁送工”就业服务品牌,延伸富民“价值链”,实现企业与群众的“双赢”;“积分+服务”,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组建8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为特殊群体送关爱,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和谐、友好的社区环境。
就业服务站里,每天招工信息栏前总是人头攒动。“丁当贝贝南瓜基地招修芽工20人”“武鸣沃柑基地招采摘工60人”……一条条实时更新的招工信息,承载着社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小梁送工”专管员陆茂生介绍,通过与周边企业、农业基地合作及借助粤桂协作搭桥梁,服务站累计组织输送16.9万人次务工,兑现了当初的“有就业,能致富”承诺。
驻震东安置区工作队员黎华琴介绍,社区依托那文化、“三月三”文化打造“睦邻同心,和美民兴”品牌,做实同心载体,做优就业服务,做活志愿服务,做细网格管理,努力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在传统节日里,社区积极组织制作五色糯米饭、唱山歌等活动,累计有2.8万人次参与,大家在欢乐的氛围中增进了解、加深情谊。
如今的震东安置区,民族关系和谐融洽,没有出现重大社会治安刑事案件和社会丑恶现象,荣获“首批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称号,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阔步前行,奔向更美好的未来。(记者 韦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