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建设南A中心 面向东盟共建‘人工智能+’”系列报道 发放“算力券”“语料券”支持模型训练——南宁市大力支持数据治理和开放、模型开发与应用
润建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工智能展厅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优势、算力规模、软硬件建设、低空经济等相关情况。记者 叶子榕 摄
近日,《南宁市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高质量发展第一批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印发,其中多项举措着力支持数据治理和开放、模型开发与应用,并提出每年分别发放最高5000万元“算力券”和“语料券”,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开展模型训练。
这些券有什么用处?这些政策对国内外人工智能企业及创新团队落户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南A中心)有什么吸引力?为此,记者采访了市数据局、南宁市人工智能企业的相关负责人。
关键词:“语料券”
降低企业和科研机构采购成本
在《政策措施》中,“语料券”备受关注。什么是“语料券”?“语料券”有什么用?
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燃料”。以某企业研发一个人工智能模型为例,首先这需要一定规模的高质量数据进行训练。“针对这个需求,南宁市每年将发放一定数量的‘语料券’,支持企业购买非关联方语料用于人工智能模型研发和应用。”市数据局副局长张春分析,这些高质量的语料资源包括文本数据、语音数据、图像数据等。
具体该如何使用“语料券”?南宁市将通过对语料质量及应用效果的综合评定,按照实际交易金额的30%给予购买方最高200万元奖励,旨在通过“语料券”的奖励机制,降低企业和科研机构在语料采购方面的成本,推动人工智能模型的开发与应用,进一步促进南宁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增强本地企业在相关领域的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此外,南宁市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通过采集、清洗、标注、评价等方式建设高质量数据集(含语料库),根据数据类型、规模、质量及开放共享等情况进行评定,按不同等次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这意味着,我市将通过激励各方积极参与数据集建设,形成一批高质量、多样化的数据资源。今后,这些数据集将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重要基础,进一步推动南宁市各领域的智能化转型。
关键词:“算力券”
让企业在模型研发中减少后顾之忧
算力是人工智能的基石。有了数据后,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还需要租用算力进行训练、推理和运营。
为此,南宁市同样“对症下药”:每年发放一定数量的“算力券”,支持企业租用本地算力,每年按实际使用算力结算金额的30%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让企业在模型研发中减少算力方面的后顾之忧。
“‘算力券’可用于支持南宁市范围内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购买南A中心的算力服务,这些算力既包括用于模型研发过程中的训练算力,也包括用于模型应用过程中的推理算力,有利于帮助企业在模型训练、推理及应用过程中降本增效。”张春表示,为了更好地推动政策落实,南宁市数据局每年将配套开展算力服务商的征集、遴选和入库工作,以提升政策执行效率。
润建股份有限公司是南宁市本土培育的深交所A股上市企业,其投资建设的五象云谷AI智算产业园已投入运营,目前已完成1000P算力集群建设。该公司公共事务部总经理李林强认为,南宁市发放“算力券”“语料券”等举措无疑是一项利好政策。“这大大降低了人工智能企业落地南宁后面临的高成本等问题,也为本地持有算力以及数据资源、语料资源的企业快速消纳其自有资源,促进算力、数据的流通,为南宁乃至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资源盘活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政策支持。”他说。
关键词:场景应用
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普惠性优秀案例
近年来,南宁市培育了润建股份有限公司、捷佳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人工智能企业,这些企业已在广西和东盟各国成功打造了一批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为南宁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支持模型场景应用落地,《政策措施》明确,鼓励围绕“人工智能+”文旅、制造、金融、交通、农业、医疗、教育、社会治理等领域打造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根据场景的适用性、创新性、应用效果等,每年评定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按场景建设规模每个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此举旨在通过场景应用的激励措施,帮助企业“扶上马、送一程”,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我市民生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逐步打造和积累一批在全国乃至东盟可复制、可推广的普惠性优秀案例,进一步增强人工智能赋能实效。
据了解,在编制《政策措施》的过程中,市数据局始终紧紧围绕企业最迫切的需求,经过广泛走访、调研,从人工智能模型的研发、训练和运营出发,在全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尽可能为企业降本增效,通过精准扶持,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下一步,市数据局将从扎实开展政策宣传、加快编制操作规程、畅通企业申报渠道等三个方面加快推动政策兑现,尽快推出相关条款的申请指南,确保政策全面、精准惠及企业。(记者 韦静 李蔚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