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云端架起AI教育新桥梁——中马印尼三国小学生线上交流人工智能编程

发布时间: 2025-04-28 |来源: 南宁日报 |作者: 宾艺苑 |责任编辑: 李鑫

4月25日,在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多媒体教室里,来自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近百名师生相聚云端,开展以“智联东盟·创想未来”为主题的小学生人工智能编程线上交流活动。记者 叶子榕 摄

4月25日,南宁市民主路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来自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近百名师生相聚云端,一场以“智联东盟·创想未来”为主题的小学生人工智能编程线上交流活动顺利开展。

在文化解码互动微课堂上,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教育集团教师李孟娇展示了三国学校校园科技环境、实验室设施和科技活动等,带领学生开启了一场全新的跨地域对话。“你身边的AI应用有哪些?它给你带来哪些帮助?”在AI应用趣味问答环节,孩子们踊跃分享身边的AI应用场景,讲述DeepSeek、ChatGPT、智能扫地机器人等AI工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带来的便捷与乐趣。

在AI创客作品展示环节,孩子们在分享中擦出友谊的火花。南宁市民主路小学的学生们带来“易看见果柄水果摘果器”“AI智能学习阅读辅助台灯”等有趣的小发明;马来西亚沙巴州亚庇中英小学学生展示了智能分类回收机器人、AI搬运机器人;印度尼西亚泗水小太阳三语学校学生分享了两个“我的AI小作品”。

随后,三国学生随机结对子,在共享平台上联合制作融合了各国民族文化的电子明信片。不同国家的学生共同完成编程任务,对授课团队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授课教师们在原有编程软件基础上实现了使用功能的新开发和新突破。在随后进行的“智联东盟”编程挑战赛中,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学生们分别为对方学校设计“智能导游机器人”,并根据指定任务展开了一场激烈角逐。

“AI不仅是技术工具,还是连接世界的桥梁。”李孟娇说,“当孩子们用代码讲述各自的文化故事,人工智能就有了温度。”这些充满童趣的交流片段,恰似东盟少年共同编织的“数字丝路”,让科技教育摆脱了冰冷的程序语言,成为文明互鉴的生动载体。

学校相关负责人的云端对话同样激荡着创新思维。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刘李平作了题为《携手共进、智启未来》的主题分享。马来西亚沙巴州亚庇中英小学校长莫珊瑚、印度尼西亚泗水小太阳三语学校教务主任张玲玲表示,孩子们对编程充满渴望,期待与中国的小伙伴们共享资源。为更好地促进AI应用教学的合作,三国学校领导代表在线签署了《中—马—印尼AI小使者联盟合作备忘录》,该联盟将整合三国科技教育资源,搭建跨国协作平台,促进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提升与国际合作能力培养。

近年来,青秀区构建的“AI+教育”模式逐渐成为东盟教育合作的范本。青秀区制定“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战略,推动AI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同时,积极推广AI智能教室和数字循证教研模式,引入AI课堂观察系统,通过数据分析优化教学策略实现精准教学。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教育集团的跨国AI教学正是一次创新课程的尝试,下一步,青秀区将深化AI与教育的融合,不断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青少年科技人才成长的沃土,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记者 宾艺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