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宁新闻县区开发区五象新区节庆活动东盟经济畅游绿城

 

邕宁区传承壮族文化尽显古镇魅力

发布时间: 2017-04-12 |来源: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 |作者: 潘薇薇 |责任编辑: 沈晔

花婆送粥,祈福平安。

  每年农历三月十二,是邕宁区蒲庙镇一年一度的花婆节。节日这天,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纷纷来到五圣宫参加纪念活动,祈祷风调雨顺、幸福安康。今年4月8日举行的花婆节,邕宁区借助成功跻身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备选县及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落户顶蛳山的东风,通过开展祈福仪式、民俗巡游、民间体育比赛、民俗文艺演出和百家宴等活动,以期打造顶蛳山文化旅游品牌,推动蒲庙镇创建南宁市旅游名镇,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花婆粥:喝的是一份乡愁,图的是一份吉利

  当天8时30分,群众早早就在位于蒲庙镇蒲津路的五圣宫门口排起了长队,为的是喝上一碗花婆粥。

  居住在蒲津路附近的莫阿婆已步入耄耋之年。她跟记者说起花婆的历史,眼神里充满了自豪和感激:“小时候,家里人告诉我,花婆是蒲庙古镇的始祖,她心地善良,经常给途经此地的路人送上一碗热粥。”莫阿婆表示,正是因为花婆的好心肠,带动了当地淳朴的民风。两百多年来,这里邻里关系和谐,而奉献爱心、助人为乐比比皆是。

  除了老一辈人对当地传统民俗有着深厚的感情外,这里的年轻人也认为,喝上一口花婆粥,就能够身体健康、心想事成。正在排队喝花婆粥的莫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外地工作,今年特地回来喝花婆粥,图的是一份吉利,喝的是一份乡愁,“小时候,家人会带我来赶圩喝花婆粥。如今我在外地工作,那份乡愁时常涌上心头,我怀念儿时赶圩的场景,想念简单却充满美好寓意的花婆粥。”

  民俗巡游:群众看热闹,团队秀才艺

  功夫扇队的扇子舞起来,壮族绣球队的绣球抛起来,壮族八音队的轿子抬起来,八音壮鼓队的锣鼓敲起来……要说今年花婆节什么节目最热闹,花婆民俗巡游绝对独占鳌头。

  此次巡游,打头阵的是炮仗开路队。在该队的带领下,近千人的巡游方阵浩浩荡荡地从五圣宫出发,穿越近5个街区,一路游行到新兴广场。其中,花婆送福队的舞狮带领花车和十几名“花婆”在街上巡游;花车上高高坐着穿着古装的童男童女,头上饰以鲜花和树叶,祈祷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紧随其后的八音壮鼓队,算盘、铁铲和大小不一的壮鼓,或拿在手里,或系在腰间,壮族的农耕文明在人们司空见惯的工具和乐器中鲜明地展示着;由清一色女性组成的洋鼓队显得国际范十足,队员们头戴红色洋帽,身穿蓝色连衣裙,手上戴着白色手套,默契地跟随指挥员的节奏演奏着……

  游行队伍所到之处热闹非凡,引来上万名群众驻足观看。黄女士是邕宁本地人,她开心地说:“每年的花婆节都十分热闹,近年来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我十分支持举办花婆节,因为能够传承邕宁的民俗文化,让更多人知道邕宁人的好客和欣欣向荣的生活。”

  百家宴:千人品美食,共筑手足情

  蒲庙百家宴今年的桌数增加至168桌,每桌10人。有的是街坊邻里,有的是从外地赶回来过节的老乡,大家有说有笑。

  福海线鸡、家乡土鸭、锡纸鲈鱼、酥皮猪脚扣肉黄笋、三丝拌香肚……此外,邕宁生榨米粉声名远扬,百家宴里怎么少得了这道“明星菜”。

  “我是壮族,我最喜欢吃金丝玉卷。”张大姐说。“我也是壮族,吃惯了白切鸡。福海线鸡就是白切鸡的做法,鸡肉吃起来特别嫩,特别鲜。”梁大叔补充道。“我是瑶族,以前家里穷,只能做芋头给孩子充饥,很少吃鱼,今天吃到锡纸鲈鱼,我觉得这道菜最好吃。”莫阿婆说着说着露出了银牙。“这个扣肉酥而不烂,肥而不腻。”邻桌的梁大哥说,“我虽不是少数民族,但谁会在乎呢,大家同吃一道菜,同坐一桌席,邻里之间借着百家宴聊聊家常,有说有笑,图的就是开心。”梁大哥话音刚落,就赢得了大家的赞同,欢笑声在广场上回荡。

  这是一个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故事。无论你是哪个民族,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以服务人民为核心的精神,总能凝聚各方团结的力量,总能唱出民族团结“最强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