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声琨拜会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国际合作大臣·广西今年全面停党政机关集资建房 再建一批经适房·关于征集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型广场文艺演出策划文案公告·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10月22日-25日在南宁举办·南宁09年将建设5000套限价房·南宁200辆接待型高级出租车投入使用·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取得可喜成果·广西公安机关抗灾救灾工作表彰大会在南宁召开
 
宾阳县志广村种植葡萄年人均收入超过6000元
时间: 2008-08-14 | 文章来源: 南宁新闻网

    3年时间,人家的人均收入是怎么从300多元增长到3000多元的?人家种得了,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种?

    6月24日上午,记者在宾阳县和吉镇燕山村委志广村采访了解到,一连串问号和一股钻劲,成就了这个依靠种植葡萄致富的村庄。

    “最差的地,一亩一年最少也有6000元的收入。”志广村党支部书记黄藏丰说,种植葡萄之前,志广村年人均收入1000元都不到,现在有些家庭人均收入已经接近万元。

    一条新闻 别人收入怎么会那么高?

    7年前,一条新闻对志广村村民黄少文的启发,成就了这个葡萄致富村。

    2001年的一个晚上,黄少文像往常一样,打开家里的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看着看着,一个电视画面吸引了他:画面上,一片上百亩的葡萄园,生机盎然。特写镜头表现出来的准备成熟的葡萄果,串串饱满,惹人直流口水。

    更让他心动的是这条电视新闻的内容。新闻说,这片葡萄园在桂林市兴安县溶江镇,上万亩的葡萄种植,使这个四面环山的桂北山区小镇成为华南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当地群众依靠种植葡萄,人均收入在短短3年时间里迅速增长,由300元提升到了3000多元。

    这条新闻深深触动了黄少文。志广村是和吉镇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区村,村民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自田地里的水稻、玉米和西瓜等农作物,多数家庭经济拮据。

    “种玉米、水稻有什么钱?一年干下来,有时候人均收入1000元都弄不到。”黄少文回忆说,1999年,他们种出来的西瓜,每公斤才卖得0.24元钱。

    黄少文把看到的新闻和自己的想法向村里的人一说,大家也感兴趣:同样是山区,人家收入怎么一下子就那么高?

    大家一合计,决定发展葡萄种植。随后,村里几个人跑到广西农科院参观学习葡萄种植,想从那里得到他们想要的技术和种苗。

    “但那里都是大棚生产,投资太大,我们搞不了。”黄少文说,可他们没有因为这样就放弃了种葡萄致富的念头。

    一次考察 人家行,我们为什么就不行?

    他们把想种葡萄的念头向和吉镇党委、政府里作了汇报,并提出想到兴安县溶江镇去看一看。

    “镇领导同意我们的想法,并带我们村7个人到溶江镇大凸村去看。”黄藏丰说,到那里一看,大家都被一片片葡萄园给吸引住了。站在成排成行的葡萄架面前,看着一串串晶莹的葡萄,把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志广村一对比,大家信心更足了。“人家种葡萄都可以致富,我们为什么就不行呢?”

    经过一番参观学习,他们当即和溶江镇大凸村预订了一批葡萄苗,决心把志广村这片山区变成一个大的葡萄园,让大家也尝到人均收入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的美好滋味。

    从溶江镇回来,他们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发动村民挖完120亩地的坑,把一株株带着他们致富希望的葡萄新苗栽种在这片向来只种过玉米、水稻和甘蔗的山区土地上。

    种葡萄是个要技术的活。种惯了玉米、水稻的志广村人,一开始接触这东西,确实也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为了把葡萄种好,他们以年薪1万元的高价特意从溶江镇大凸村请来一名技术员,到志广村蹲点指导。

    “那个时候,1万元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笔大钱。”村民黄受杰说,但为了种植葡萄致富的共同愿望,大家还是豁出去了。

    几年的种植实践,证实志广村人豁出去没有错。现在,这个村葡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00多亩,是全村耕地面积的1/3,但却是全村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我们这里土地肥沃疏松,适宜种植葡萄。”现在已经是村里葡萄种植技术骨干的黄少文说,他们种出来的葡萄品质好,批发价比桂林那边的葡萄每公斤要高出1元钱。

    “现在,你们实现当年预想的增收目标了吗?”记者问。

    “以前年人均收入都不到1000元,现在6000元没有问题。”黄少文笑着说,他这个四口之家种6亩葡萄,今年估计会有4万元的收入,“年人均收入说6000元得了,不要说那么多。”

    一个期待 能否赚到更高的价钱?

    记者来到志广村,已接近中午,村民都在家里忙着做家务或筛选刚刚收回来的葡萄,准备装箱卖出去。

    黄藏丰带着记者到他们的葡萄园里转了一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丰收的场景:一排排葡萄架上正挂着累累硕果;未成熟的,半成熟的,成熟的,都被村民用纸包好。

    黄藏丰介绍说,他们种植的葡萄收获季节都是6月下旬到7月上旬这段时间。现在正是葡萄收获的好季节,每天他们收摘近1.5万公斤的葡萄都不够卖。

    就在这个喜获丰收的时候,志广村人又有了新的问号:我们种的葡萄能不能得到更高的价钱?

    黄藏丰说,他们已经注册了“志广”葡萄商标。现在,他们想通过无公害化生产来解答他们自己的问题,“如果是无公害品牌,每公斤葡萄还会多得2到4元的价钱。”

    走出志广村,一条用油漆刷在路边村民房子墙上的标语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庆丰收必须有人均观念!

    这就是这个山区村庄带着一连串问号和一股钻劲,发展种植致富后,总结出来的硬道理。

 

 

 
中国--东盟博览会 更多
中国—东盟博览会魅力之城 天津展区
·中国—东盟博览会魅力之城 天津展区
·东盟秘书处:东盟和中国将携手开发新能源
·中越边境口岸成立国际道路运管处规范跨国运输
·越南今年前7个月贸易逆差明显上升
·中缅边境警方携手全力为奥运保平安
·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更多
“大地飞歌”民族风采展示(四)
·各国艺人:这是一个喜欢民歌的缤纷花园
·南宁“傩”文化
·南宁大鼓:一个人的传奇
·丰富多彩的南宁民歌
·昔日船民邕江边吟唱“水上疍歌”
·“大地飞歌”民族风采展示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节庆活动 更多
·“中国—东盟教育文化交流一条街”精彩亮相
·兴宁区“夏日美食狂欢节”
·南宁2008宾阳炮龙节
·横县茉莉花节
·大明山山花旅游节
·三月三歌节
·南宁·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2006)
·中国-东盟博览会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版权所有 南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电话: 86-0771-5525763